申的五行属什么?

满足满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按《说文解字》,“申”金也。从古文“寸”(象手形),表示手伸开能有多少长度;又加指事符号“一”以表量度单位——“只、次”——的量度范围是十。 因此,在商代晚期和周初,“申”已有丈量尺度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计量单位的量词。

《尚书·康诰》里有“惟乃丕显考文王,惩有殷喧乱,庶国咸辟”一句,其中的“丕”意为大、善,作动词用;“辟”通“辟”,意为法度和禁令。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只有你的伟大父亲文王才能惩治殷商的混乱,所以天下诸侯都效法他。 “乃”为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你的”;“丕”与“不”通假,而“不”即“否”之简省,故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你才能发扬光大你伟大的父亲文王的功业。 “丕显考文王”中的“丕显”是一个形容词,形容文王伟大光荣的模样;这里的“丕”又可理解为修饰语“很”“非常”的意思。那么也就是说,“文王”在这里做动词用了,“丕”是副词性后置定语。 这句里“惟”是助词,并无实义;“乃”也是同前,没有实际意义;这里需要关注的其实是两个关键词:一是“丕显”里的“丕”;二是“丕显考文王”中的“考”字。

首先来看“丕”,它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可以翻译成英文的be和do。作为动词的时候一般用于第一人称,如《诗经·大雅·大明》“文王伐纣”中就有“予维丕露于旦”的句子。但《康诰》中的“丕”却是用作形容词,而且是在对第三人称进行表述,这实在是令人费解。 其实不然!我们如果结合上下文就会发现,《尚书·康诰》的原文是这样的:“王曰:‘哉!允若时,唯我受命矣。’公曰:‘唯朕小子其考文王,亦既载命。’” 其中“允若时”三字被今人解释得乱七八糟,其实这三个字的意思是“确实如此啊”,只是语气比较委婉而已。整句话的大意也就是:周王说:“哎呀呀!你们说得没错吧……我也只能认命了……”周公回答说:“是的呢,我就靠着这个伟大的小弟弟来继承父亲文王的遗志了啊!” 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周武王病故之后,由周公摄政,而周公摄政之前曾向先王承诺过要继承文王的遗志,所以在《康诰》开篇就写了这么一段周朝君臣之间的对话。再来看“乃”字的用法:“惟乃丕显考文王”一句的语境就在此了。所谓“丕显”,当然是赞美文王之德,但是为什么赞美的对象是周公而不是武王或者周成王了呢?这是因为文王已经去世了,而周武王已经驾崩,只剩下幼小的周成王,此时赞美的对象自然应该是周成王的父亲周公。

最后我们来解释一下“考”。虽然“考”在现代汉语中有“死去的人”之意,但是在周早期文献中却多用于指称成年男性,比如《尚书·无逸》有云:“不知稼穑之艰难,则安胡可念余之祖父哉!”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怎么能够想念我的爷爷和爸爸呢?这里的“父”即为老年的意思。 再来看看《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的这番话:“王若弗施恩德,则无以有晋国矣。犹天有日月照临四海也,毋失其政,普无冻饿之民,则春秋受其功,何神之乎?” 这几句话的大意就是说:您如果不能给晋国人民施与恩泽的话,那就没法拥有晋国了。就像天上如果没有太阳照耀,那全天下的人民都得受寒受冻一样。您如果能够不失政令,不使老百姓挨冻受饿,那您在春秋两季就可以接受祭祀了,这难道不是天地间的至道吗? 这段记录来自西周末年和东周初年之间,正好跟《尚书·康诰》属于同一时期。

“丕显考文王”并非一个普通的称谓,而是一个褒扬文王德行的颂辞,而这个颂辞所承载的意义绝非仅仅限于周初的某个历史事件本身,而是涉及到了周初国家体制的构建乃至后来的周礼文化的雏形。

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五行这个说来说去就是哲学上的概念而已了,没什么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但是还是有些人喜欢研究这玩意儿,那么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吧: 五行相生相克的逻辑,从自然角度来说应该是这样的(这里不讨论干支):金生水,水生木。火土金水木水火的循环是符合大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的。

而人的五脏,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也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嘛! 所以古人就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了人体的五行属性并据此建立了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体系,但这种方法毕竟不是科学的,而是来源于一种模糊的思维判断,所以,对于五行学说在实践中的运用应该持谨慎态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