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字五行属什么?
“法”的起源,是上古时期的祭天仪式。在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一无所知,一旦生了病就认为是上天惩罚。因此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来祈求上天的怜悯,那就是举行祭祀活动。 祭祀时他们会用一种叫做“法”的东西,这种工具是由一种叫做“法器”的材料做成的,用来表示人们对上天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而这些法器的材质大多是木质或者是玉质的,它们被人们放在一个叫做“法坛”的地方进行祭祀。 这个东西后来就被人们称之为“法”了。 “法”在最初的时候是没有具体含义的,只是人们为了表示对于上天的尊崇而使用的道具而已。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法”的含义逐渐丰富起来。
到了先秦时期,人们把“法”作为衡量标准的意思,《说文解字》中有记载:“灋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执事也”“法与廌皆取其断决平允也”;同时也有法律的意思,《周礼·秋官·小司寇》中记载有“掌外朝之法,以听讼察辞而赏罚”;还有法律条文的含义,例如《商君书·定分篇》中就有记载:“故法令不用则威刑不加,则奸谋乃起,奸谋起则刑法害民。是以奸臣必除而太法必明。”这里面的“法”就是法条的意思了。 “法”在古代是有很多含义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含义。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宗教意义和法律意义。那么如果我们要给“法”定义的话,就应该把它定义为“一种具有道德、伦理、政治以及社会等特征的行为准则体系或规范体系的总称”比较好。
五行与五行的关系比较简单:金木水火土之间既不存在相生也不存在相克,而且两者之间也没有直接的联系。 所以说五行跟属性没有关系。 五行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周易》之中,它说的是自然界各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并且将它们归结为五种属性——金木水火土。
当然这个说法也是后人加上去的。比如说《尚书·洪范》当中就记载着这样的内容——“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左传·昭公二十年》中也记载有这么一句——“故五行相凶,四维不正,国家灭亡”,可见古人已经把五行当成了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之一了。 五行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相生相克”来形容:生指的是生我或者我生的关系(木生火),克是指我克被或者克我的关系(土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