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克什么意思?
五行的相生相剋是指生助与克制的关系,其原理来源于阴阳的消长变化规律和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 五行中任何一种元素都有其相对立的一面,即“相生”的一面,又有其制约的一面,这就是“相克”,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 在古代中医理论中就认为人的五脏六腑是相互关联的,而人体的各个部位也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就有了五行学说。 根据“相生”的原理来看,某一脏腑出现问题了,其他的器官也会受到牵连,但是根据“相克”的理论,如果这个脏腑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可以从与之相应的脏器上去找原因。
按照五行相生来说,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按照五行相克来说,则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相生”表示相互滋生、生长、促进;“相克”则表示相互约束、制约。例如,肾与肝就是相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肝肾可以相互促进,如果肝脏出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肾脏的正常运作,反之亦然。 而肺与大肠则是相克的,如果肺热不能正常的输布,就会影响到大肠的正常代谢,出现便秘等问题。 中医认为五脏之中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必须下行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润心火,使心火不至于过热。 如果这种相生相剋之间的关系被打破的话,就会出现一些疾病。
在《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中有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者,谏议之官,运化出焉。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所以古人就用这些来作为依据来推断人体的健康状况,然后再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