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五行属什么?

双舒文双舒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汉字“义”,最早见于金文 【上图】。从人从羊,会合的意思是人把羊围起来并守护在周围之意;造字本义是为捍卫羊群而守圈护羊的人(如牧人与猎手)。

金文字形中“亻”——表示人类;“羊”——古代祭祀常用的牲口之一(详见《说文解字》);“讠”——表示言说。整个字形组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人们围起羊群进行保护、守卫或管理羊群的言行举止。

小篆字形【下图】承自金文。 隶变后,楷书写作【下图】。 “义”的本义为正义﹑道理。引申指“合适”、“恰当”(《孟子·公孙丑上》:“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又引申指“应该做的”、“必须承担的义务”(《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朱熹注:“‘义者,事之宜也’。”)。

由“应当做到的、应该承担的”这个含义进一步引申指人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行为准则。如《墨子·天志下》:“天下莫不义。”由此义的引申义又派生出“意义”“意思”“情意”等义项。 (以上关于“义”字的解释均出自《中华字海》) 根据汉字的构造特点可知,“义”是由部首“人”和部首“羊”“讠”三部分组成的一个会意字。 人部——义(義)属象部,其古字为“人”。

《说文解字》谓:“人之所遵,从大,像头顶之形。”段玉裁注曰:“古人人部与尸部互出者也,凡人在尸部者多假借字耳……。”也就是说,当“人”用于表示专有名词时即属于假借字,一般作为专有名词与人部相通的字都是与人体有关的词儿,比如《礼记·曲礼上》云:“人生十年曰稚,学女事,止谓人之女。”郑玄注:“女事犹女职也”……

总之,古人把一个人所有的技能都归属于他的“事业”范围了——“事”就是“职业”的意思。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所有可以做的事情就叫做“业”。所以现代人常说“你的事情我包了!”“我们行业的事儿你不懂……”等等话。 从这些释义来看不难看出一个规律:凡是与人相关的词语基本都可以归为人部,反之亦然。

例如:父、母、兄、弟、夫、妇、伯、叔、妻、妾、祖、宗、臣、民、君、主之类皆是,且多与人的身世、年龄相关联。

同样地,羊部也是表意字,据查,羊部的字约有150个左右。除部分用作数字外,大多都与动物有关。其中也有少数表义词,但是极少,诸如“美、善”之类的表义字眼,严格地说是不属于羊部的范畴之内。因为古人造字是取象于实物的,不是以抽象的概念为依据。因此我们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人的构字理法。

至于讠部,《说文解字》释曰:“言,直言之也。从言。”也就是讲,讠部的本意是指说话时要将话说出来。后来则演变成用来记录语言的专用符号,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语言艺术,从而形成了今天所说的文学体裁中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五大类。 关于“义”这一部首的含义,上文已经做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义”这一部首具有“执守”之功能,因此在“仁义”“正义”等一系列词组中所体现出的含义便有了坚守正道,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大义凛然,见义勇为,义不容辞……等各种特征。而这些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精神风貌及价值取向的体现。

优质答主

《说文》云,“义者,宜也” 《论语·里仁篇》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德可以长久” 《易·文言》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智” 孔子言仁,多指个人修养而言;子贡问仁,则言及政事,可见孔子的本意是个人德行上的仁,而不是政治意义上的仁。后世儒学以道德教化为主,所以把“仁”等同于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这是有问题的。因为这种理解会使得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的很多内容失去意义——尤其是法家、墨家的很多理论体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