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属五行属什么?
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战国末年齐国人邹衍加以发挥并创立五德终始的说教。秦朝建立后推行以水德为主的中央集权统治制度,汉承秦制沿用下来;到汉武帝时改用土德的说法,又发展为“世应”之说:王朝的统治者与五行之一的德行相配,受命之君在位时有祥瑞出现,而王朝衰亡之际则有怪灾发生。西汉末年,王莽废汉帝自立,就采用这种所谓天命所系、受命于天的说辞。
东汉初年,谶纬迷信大行于世,光武帝刘秀也接受了图谶说的“火德”论调,即认为大汉朝是火德,因此取代了更始政权。此后,魏代汉,晋代魏,都是以五行相胜(克)为依据的。但是,魏文帝曹丕在代汉之前曾下诏群臣,历数汉帝的罪过时说:“有黄帝、唐尧之法度,今复何若哉?”这里所说的法度和制度,就是指汉承秦制的水德之说而言。可见魏代汉并非以水德代之,而是仍用秦制为法则的。 东晋南朝的王朝都以虞舜为法,因而都以木德自居。北魏也以木德自命,并以此作为代晋的理由和依据之一。隋炀帝杨广虽曾改定正朔为太遥,但仍自称大业十年。唐高祖李渊也说:“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朕为有德让焉!”这里的“鹿”即是《逸周书》中所谓的“四牡”(牡读mǔ,公马的意思),也就是天下。因此,李唐王朝仍然是以“得土”著称的土德王朝。宋太祖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事出仓促,所以他没有机会像前朝皇帝那样给自己编造一套受命天子的说辞,但是他还是利用了周代土德的传说。他在“陈桥兵变”之时,故意穿着一件黄色龙袍(当时帝王所用正色为黄和赤两种颜色);入京之后,则称“周家天子以土德王,颜色尚黄”,所以自已也是土德的后人,应该即位当皇帝。他的儿子太宗赵光义也承认“太祖以藩镇之众取天下,故不尚文德,以武功立业”,而自己则是“以文德中兴帝业者也”。这样,他们就顺理成章地把宋朝定为“文德”之朝了。 那么元明清三朝呢?
元朝人以草原游牧民族的眼光看中原王朝的历史,自认为“金元之际,正朔相承,如寒暑之相推,不可易矣”,因而是以金人为继承人的。所以忽必烈建国之初,首先仿效契丹和女真,按着金朝的制度来处理国政。至于明初朱元璋更是把蒙古人的历史奉为经典,以为本朝就是以成吉思汗四杰的子孙为依归的。他们自称是“太祖、太宗、仁宗、英宗”四帝的血系后代,因而理所当然地继承了他们的事业。
清朝人从努尔哈赤时期就已开始根据《易经》以及历代典制来解释自己的来历和天命所在之处。多尔衮入关之后的举措,都是遵循这一传统而来。他认为“我国家肇绪大明,垂二百载”,所以“建号崇德,以统中国"。又说:满洲的先世“以武功定天下”,所以应该继续奉行“武事”,实行军事化的统治体制。于是,就以“天命有攸寓,作藩作障,为清为远,为戎为黑”为口号,将满族入主中原的事由说得天花乱坠。当然,这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