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藉,褥也。从艹、籍声。” 许慎认为“藉”的本义是垫在上边的褥子(席子);字形采用“艸”“籍”会意。 “籍”字的甲骨文 与“藉”相通,表示用草编织的垫子或垫物之具。“藉”字的金文 小篆体承袭金文字形 金文和籀文的“藉”字都加上了“席”字,使其表义更加明确。 隶书承自小篆,只是将上下结构改为左右结构罢了。 “藉”字的楷书繁体 从古代汉字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藉”由表示“垫用的东西”演变为“用草编成的垫子”这一义项后,又进一步引申出“垫、垫物的意思来”,如: 《论语·先进》:“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赵岐注解说:“缊,杂缯之绵絮也。”
西汉时期形成的经学体系中,解释经典往往需要运用很多训诂知识,比如上面这段话中的“衣”就是名词作动词使用,意思是穿在身上或者用来穿;“与”在这里不是介词而是连词,意思是跟;“何”是疑问代词而不是副词……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都已不常见了。其中有一个生僻字词尤其值得注意——那就是“敝”“缊”二字合起来的一个词——“敝缊袍”就是指破旧棉袍的意思。这其中的“敝”就有“破败的”意思。
“敝缊袍”是孔子批评他的学生子路的一个典例。因为孔子对衣着的讲究在于与他人的对比关系而非单个人的外在形象,所以他认为子路即便穿着“狐貉”(狐狸皮做的大衣)也不比穿着“敝缊袍”更值得夸赞。这里的“敝缊袍”其实已经是一个比喻,用以形容生活清苦到只能用破旧的棉絮来做衣物的情况,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以草木之物替代兽毛禽羽作为御寒物品的材料,由此可见当时的纺织业水平之高。
“藉”的本义是一种铺垫的东西,它的另一个基本含义是把物体垫在上面。这个含义显然可以很自然地派生出其他的含义。例如把身体垫高叫做“藉”;用手掌托着东西叫“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