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属五行什么属性?
柔字,最早见于金文。《集韵·幽韵》注曰:“柔,古文省。”也就是说,古文中,柔字写作“X”,而现代汉字中的柔字,是后来简化形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甲骨文、金文和现代汉字的字形变化,来寻找答案。 甲骨文的柔字,象形,上面是“艹”,下面是“女”,合起来像一位妇女在采摘花草的样子。这明显是一个会意字。
金文的柔字,与甲骨文接近,也是会意字。上面的“艹”变形为“丰”,而下面的“女”变成了一个“女”字。 “草”变成“丰”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丰”实际上是表示草木茂盛之意,也就是繁茂的草。那么,整个字的意思就成了“繁茂的草中的女子”,这就是“柔”的含义——柔弱的柔。 再看现代汉字,已经变成了形声字了。上面的“艹”变成了一个“示”字头,下面则是“如”字的未笔画。那么这个“示”字头是什么字?在甲骨文中它其实是一个“高”字(参见上图),表示高高的草。所以,“示”字头实际上就是一个“高”字,表示高处有“丰”(茂密的草)。而下部的“如”字,则表明发音类似“如”。这一部分合起来就是“高(音)草”的意思,而整个字的意思就变成了“高(音)草中跳舞的女子”,这与古文字的形状的变化完全吻合。
由此我们就可以给柔下一个定义了:柔和的柔,表示“高位处的草中,翩翩起舞的女子”。 所以,说柔是五行的属性之一应该没错吧?
木、火、土、金、水,这是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世界是一元的,这个一元就是气。气分阴气与阳气。这个学说就是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的性质及其有关属性的客观存在来认识宇宙万物的发生与发展变化规律的。
五行学说还以这五种物质元素的互相斗争,相生相克,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矛盾运动。所谓生,就是促进、助长、滋生、资生,所谓克,就是约束、胜过、制约。
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和自然界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有某些相似之处,还有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因此,就用五行学说的理论来说明人体的五个系统——肝、心、脾、肺、肾。
肝属木,能滋养血液,藏血、调血,贮藏维生素、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并能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精神活动),好比树木的生发之性。
心属火,主血,统摄全身血脉,并控制血液循环,支配精神思维和意识活动,有如火热的向上之性。
脾属土,有化生血液和肌肉,运化水谷精微、转输布达全身的生理功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好比土的种植和生化万物之性。
肺属金,由于金在秋季收敛,人体的血液和营养物质也容易在秋天收敛归息于肺,再由肺的生理功能统率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故以金来比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