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关系包括哪些?
五行是古人根据物质在不同的季节生长、变化而归纳出的标志,是用来表示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五种属性——多、少、旺、泄、克。 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元素,在四季中的状态分别为: 春,木旺; 夏,火旺; 四季,土旺; 秋,金旺; 冬,水旺。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即是按照这五个季节中元素的生克制化规律形成的。 其中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的关系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无中生有)。
由此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生灭”、“消长”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 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多”“少”“旺”“泄”“克”的关系,所以又出现了“太过”与“不及”的问题。 所谓“太过”就是某一元素的数量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此时它相应的行就“旺”了。如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多,故“火”旺了。
“不及”是指某一元素的数量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此时的行就不旺。比如冬季气温低,树木凋零,草木枯萎,故“木”不成形。 “太过”和“不及”都是相对的。比如高温夏天,人们往往感觉冬天刚过不久,植物还没发芽。这就是因为“土”在中间的缘故。春天万物生长,土壤里的种子经过一个冬天的积蓄,正是“木”最旺的时候,所以春季往往是绿色世界。到了夏季,“火”旺,植物开始繁茂成长,而秋季又是“金”旺之时,树木开始结果实,此时也是“土”最旺,因此树叶开始掉落,进入冬季,“水”旺,万物凋零,此时“木”最弱,故有“万树凋零”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