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断点指什么?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真时候,正好最近看了些书,有些感想,发出来与大家分享。 《周易》中讲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有其特定的属性,这个特定属性其实就是由阴阳五行的属性决定的。比如人,男为阳女为阴;四肢为阳五脏为阴等等。
我们生活中也总是用阴阳五行来归纳事物的性质,判断一个人的性格,例如“阳刚”“阴柔”,“木火土金水”六个字就概括了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性质。 那这些抽象的阴阳五行是怎样描述万物属性的呢?在《周易·系辞上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注: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去认识它,给它下定义,因此仁者看来这是仁,智者看来这是智,而实际都是正确的,只不过相对而言,仁者的定义偏重于情感,智者的定义偏重于认知而已) 这里就把人的性格归结到阴阳五行的属性当中来了,也就是说,通过观察一个人对于阴阳五行属性的偏重,就可以大致看出这个人的个性特点了。这就是“五行断点”理论的核心思想——用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解读宇宙万象与人间世相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来推断人事吉凶。
在《周易·说卦传》中还指出,世上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六十四卦中的一卦或几卦,每一卦都对应着阴阳五行的某个方面,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等等,所以,如果我们了解了某一卦的五行属性及其相应的天地人之象,也就相当于知道了这一卦所对应的人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古人就是用这种方法来预测或者推测人事问题的,如占卜、算命、看风水等等。 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研究《周易》也不能脱离这一传统,否则就会失却它的本旨。我们现在学习《周易》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中国古文字、古哲学,更重要的应该是探求如何能够运用《周易》的哲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提升我们的生存品格。
《周易》中的道理看似玄虚,其实并不高深,因为它们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谓的神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更细致敏锐地观察到生活的规律和本质。 如果我们能做到《周易·乾·文言》中所要求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当然是阴阳五行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也就是《周易·乾·彖》所说的“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只有当我们身处这种状态时,我们才能充分体会到作为“天人合一”的人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