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属于什么五行?
“卜”,从甲骨文开始,一直写作“卜”,像拿一个东西在烧灼占卜的样子;小篆作“卜”,由甲骨文的上面部分变来,而下面烧灼的火被保留了下来;现代汉字的“卜”字,则是从“卜”的小篆字形简化而来。所以,“卜”字的本义就是“灼卜”、“烧灼卜问”。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解释“卜”的本义时说:“以火灼龟为卜,其兆横画曰阴,竖画曰阳。”
古人占卜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用火灼烤龟甲(或者兽骨),使龟甲(或兽骨)中的空巢被烘烤爆裂,根据爆裂后出现的形状来占下吉凶。这就是段玉裁所说的“灼龟为卜”。另外一种方法是,不用火烧,而是直接刮取龟甲上的纹理(也就是“刻卜”),同样依据卦象判断吉凶。这两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利用了物体受热膨胀的原理。用火烧灼龟甲会使龟甲受热产生形变,从而出现不同的兆纹状,这种兆纹被称为“坼(chè)”。而用刀具刮取龟甲上的纹理也是使龟甲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同样会显现出不同的兆纹,只不过这种方式更精细,需要将龟甲磨平再用刀刮,比较费时费力。
总之,“卜”的本义是灼烧龟甲、灼烧兽骨来占卜。因为龟甲和兽骨主要是由碳酸钙组成的,受热容易膨胀破碎,所以古代卜筮所用的龟甲和兽骨大多是事先打磨光滑,并且经过浸泡使表面活性起来再进行使用的。这样在占下之前,龟甲或是兽骨的表面与工具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受到的外力也比较容易分散,不易使龟甲或兽骨整体发生形变,因而也难以出现清晰的兆纹。如果第一次烧灼或刮取没有得到清晰可辨的兆纹,可以换一个新的方向再烤再刮,直到得到明晰的反应为止。这个过程实际上就包含了随机性与主观性,因为占卜者无法准确预知哪些部位会出现兆纹而且一定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所以每一步的操作都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主观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出现了各种新式仪器。但时至今日,传统的卜筮方式仍然没有湮灭,它更多地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精神层面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