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可以养生么?
五行学说,在中医里有重要的地位。 它可以指导我们的衣食住行、起居作息;它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命规律,把握疾病原因,甚至还能对我们的用药提供某些参考。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是阴阳五行的发源地之一;书中不仅谈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等养生方法,还指出了“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养生原则。
在《黄帝内经》成书后的两千多年里,中医一直在践行着“天人合一”的养生保健理念。 什么是“天人合一”呢?简言之,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这里的人是指我们的身体和精神,自然则包含了天地万物。 “人天相应”——这是中医养生最为核心的思想。
古人将太阳的运动分为十二时辰,与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相参合,形成了子午流注说。 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因天之序”的养生原则。也就是顺天地之变化,按照日升月落、四季循环来进行养生。
中医还提倡“法于阴阳”,意思是说我们要学会运用阴阳的变化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如《黄帝内经》中讲到“午时(11点-13点),太阳行至中天,阴气渐盛,阳气微弱。故此时宜养心,兼养心脏所主之神志。”那我们就应该在午时不睡懒觉,好好利用时间锻炼或工作。
中医还认为我们人体的五脏分别对应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所以根据季节变换来调整我们的饮食起居,就能起到调养脏腑的作用。如在春天多吃野菜与鲜花,就是顺应肝的习性。因为春季属木,而野菜与鲜花多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这些都是肝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养成了一些危害健康的坏习惯。我们更要学会“逆之道”,做到这些才能保护好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