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在五行属什么?

宗容宗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时是23点到1点,这个时间段五行归属要分情况讨论,因为子时有前子时与后子时之分。 前子时,也就是23点到1点,这个时间属于夜半,又称为三更。在五行的属性上,这个时间段其实属于前半夜,也就是子时之前,阳极盛、阴极弱,那么在这个时间段里,五行其实还是属“阳”的。所以这个时候的生辰八字用干支表示就是——年柱月柱日柱时柱都是甲子甲午甲戌甲子。

后子时,也就是1点到3点,这段时间属于凌晨,又称四更。在这个时间段里,阴气逐渐增加,阳气逐渐减弱,到了1点前,子时阴极盛、阳极弱;到1点后,则阴阳开始平衡,直到早上日出东方,阳气渐强,阴渐消。后子的时辰干支表述就是用干支表示生辰八字为——年柱 月柱 日柱 时柱 辛未辛丑辛巳庚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正常的夜晚,即前子时和后子时,五行的属性确实是随时间和阴阳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和我们日常经验的自然现象相一致。 但是,如果计算的是中午11点至下午13点59分的时辰五行属性,就存在一个例外的情况了! 因为在十二地支中,午含有丁火,而丁火属于阴干,同时午中藏有己土和癸水,己土属于阳土,癸水属于阴水。

按照常理,这样的组合应该属阴,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个时段的五行属性其实是属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午时一阳生于盘支之上,其力量很强,远远超过了阴气的力量,所以这一阶段的五行其实属阳。这一点也符合我们正常经验。

如果要细究的话,正午11点至下午13点59分这个阶段可以分为前后两段,前者从正午11点开始,到下午1点左右,后者从下午1点多至3点。

前段时间属于阳极至极,此时五行全属阳。后段时间属于阴阳平衡阶段,五行属阳阴。 我是易明国学,专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欢迎关注我!!!!!

贝皓祯贝皓祯优质答主

亥时至寅初是夜寐最深之际,而寅时阳生,为身体新陈代谢“活”起来的时刻,因此卯时的属五行之木,以应人之肝经当令。辰时脾经当令主统血,属五行之土。巳时、午时为心经当令,五行之火,而午后主降,午时渐入坤卦,进入阴土界,所以午时下半夜属于土。《说卦传》曰“离也者,明也。”而“明两作离,故重离也”,故未时仍为心所主,未时之火,为纯阳之火,内炼则人身化神返气,丹田真火常炎。申时则入兑卦,兑为金,主收,为肺经所主,收精化气,故属五行之金。酉时亦为肺经所主。戌时肝胆经所主,五行属性仍为木。亥时,为肾经所主,内炼则金水相交,五内化而为精,精生化而为气,气充身而为神,精神内藏,形体康泰。

在《周易》里,乾、坤两卦的卦象分别为天、地,每卦由三画所成,三画为九,因此天上、地下的部分分别亦用九、六来表示。用易卦表示时间,如卦象在天者,以“九”来表示,在地者以“六”来表示。

如坎卦在卦象中为水,在人体中为肾,坎卦在天者为人头,故而肾经从亥初运行到寅时结束。寅时是阳气极盛,进入离卦坤宫,经气注于足底涌泉,使肾水充满,人之精神焕发,故而有“子时睡,有两倍之功”的说法。

而坤卦在卦象中为土,亦属脾胃,它在天者为人脸,在地者为足,故脾胃经从寅时(3点钟)运行到巳初(9点钟)结束。午时后进入坤卦坤宫,经气运行足底涌泉,脾胃之气充满,人觉其腹充实,是谓午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