柰字五行属什么?
「柰」的繁体字為「奈」,部首為「木」,用五筆字形輸入法為「SB」,用全拼輸入法為「nai」或「nài」;其意義有三:一是指「柰樹」,二是指「柰子」,三是指「鹽菜」(由醃漬后的蔬菜而成的食品)。
一、「柰」字的簡化字碼是「NNLN」,第一筆是獨體字「丶」,表示此字屬於上下结构的字。二、「柰」字的倉頡字碼是「BMSO」。
三、「柰」字的形義:「柰」字從木,表示與植物有關,「ㄋ」為「告」的古文,表聲,整個字的意思就是「果子」,所謂的「柰果」,也就是今稱「蘋果」之意。所以「柰」字屬於「艸部」,在現代漢語大字典中編號7186。《說文》解釋「柰」的字形為:「柰,林檎也。如杏而小,皮紅色。」所謂「林檎」者,即是今天之「蘋果」。不過要特別指出的是,《說文》中所載「柰」的字形,頭上沒有「丶」,這是一個形誤,因為《說文》成书于東漢末葉,時代較早,所以不能堅持。
四、「柰」字在古書中的表達:在《詩經.鄭風.溱洧》中有「士與女,洵訏且樂。維士將車,維女乘駟。亂我髮髮,屢其飲酒。女曰觀乎?士曰既來矣!雲何龍之興焉?鴛鴦在渚,肅肃在戶。爾酒既醺,爾殽斯熟。執子之手,与子偕老。」其中「雲何龍之興焉」的「雲何」即「柰何」,用為疑问詞,「龍」則通假為「從」,意思是「從何從來」,後面一句為同一句型的對仗。又如《孟子.離婁下》:「聖人,了我而已。天子不我使,則還爵祿,使人於我者,吾反其寵;君不臣,則還爵祿,吾復其位。是以明乎天下之理,而行加厲矣。」其中的「是我而非他」的「我」,即是「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