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推算五行纳音?
“年上起月”和“月上起时”,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摸索出来的,一种依据干支来推算历法的方法。它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
1. 大月在农历中只有30天,小月仅有29天;闰月的推算则比较复杂,这里就不赘述了。由于农历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基准的,所以每个月的起始时间各有不同。 “年上起月”就是根据每年的第一个月对应的天干地支,推导出整个年度的月数。其口诀如下: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年庚子进,丁壬之日寅为强。 戊癸之时辰见未,此时即是闰月中。 也就是说,按照干支计算的年份,如果遇到农历正月为丙或丁,这一年就是润月年(即有闰月)。反之,农历正月为甲、乙、丙、丁的年份都是朔月年(没有闰月)。 以2017年立春开始计算,到2018年春节前一天(2018年2月15日)为止,这个时间段内农历月份的天干地支,用“年上起月”法加以推出,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在2017年和2018年的交接处,正好是农历十二月和正月十五日,因此可得出结论:2017年是润月年,2018年开始进入新的一个循环。 当然这里的计算只考虑了公历中的年与月,并没有涉及日与时。然而古人推算节气却是把每一个节气都分为十二等分,每等分对应的是“七曜”之一。这种七曜术是将每一天都以“七曜”排成一个环形,而每个月则以“七曜”组成一个圆形。每月的第一个“七曜”所在位置称为“月首”,最后一名“七曜”所在的位置称为“月末”。
由于每个季节的起始时间有所不同,所以“七曜”在每个月中所处的位置也有变化。为此人们制作了三种特殊的日历,用于确定“七曜”的具体位置。
这就是所谓“七曜表”、“星期表”和“黄历”。这三种表的内容大致相同,只不过表达方式稍有差异罢了。其中“七曜表”是用“七曜”的名称表示周天的位置,将黄道划分成七个区域。而“星期表”则是用一星期内的六天依次表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各有一天,唯独今天是例外,不计入内。至于“黄历”就是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标注每天的“七曜”所在位置,进而反映出这一天所属的月与季。
以上所说都只是纳音算命的理论基础,真正应用起来还需要结合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加以推导才行。关于这一点我的文章《三命通会》中有详细的介绍,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