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五行到底属什么?
在研究《易经》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有一个困惑,就是《易经》中讲的“五行”到底是啥? 很多人对此一知半解,或完全误读。我在此详细谈谈我的看法。 我认为,五行是原始的东夷文明对宇宙结构及其规律的一种认识方式——用五种简单的意象来表示天、地、水、火、土这五种不同的宇宙构成元素及与之相应的人类生存要素;同时,五行也是一种基本运算规则和定律。 在上古时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月亮与星星的位置变化以及大地上的山川湖海,发现了一些非常奇特的现象。例如,大地的中央有一个凹陷,而周围的岛屿却形成一个环形;又如,在地球上挖一个井,如果深度达到一定限度,就可以打通地面和地下的水源,形成泉水或者地下水;再如,人们在烧陶器的时候,如果用木柴作为燃料,往往难以燃尽,但如果是以煤炭为原料,则很容易就烧成了陶器。
人们对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感到十分奇怪,试图找到答案,于是就创造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这个体系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这一思想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但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而且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关于阴气和阳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阴气者,盛衰之所由也。” 可见,古人把阳气看做是天地间最刚强、最光明的,而阴气则是孕育万物的。
关于五行的起源,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得出确切结论。我认为有可能是来自巴蜀之地的一个古老族群,他们创造了五行的观念并将此传播到了中原地区。首先在《周礼》中找到记载: “五行,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黄。” 而后,在汉朝时期,《淮南子》中也提到了五行: “木,曲直;金,从革;水,润下;火,炎上;土,稼穑。 这里提到的四行加中央之土,正好对应着东南西北中的五个方位。
到了唐代,孔颖达注疏《周易·序卦》时提出了他的见解: “木生火,火熟物也。故其象先木而后火……金生水,水生万物,故其象先金而后水……” 他认为五行依次相生相旺,至火而极。但又说: “土无定方,随尊卑而位。” 即五行之中,土无所不包,没有固定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