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的五行什么属性?
滋,读作zī(兹)。繁体字为“茲”。 兹字五行为火。《说文》中解释道:“兹,至也。从黍省,黍象形。”段玉裁注:“今人呼粉为稷米。按:此文字当为“粢”。《诗·豳风·七月》‘八月萑苇’,《大雅·生民》作‘兹禾’,即此字。”由此可知,“兹”的原意是成熟的意思,而成熟之物皆由禾稻所化,故后来“兹”的字形有了谷物之形;而且因为“庄稼熟了就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所以引申出这层含义以后又带有时间、季节的含义。如《礼记·中庸》有言:“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其中的“今天下”的“下”字便是指时间、季节而言。
古时以天干纪日,甲子一周为一岁,六十花甲子循环往复。每逢壬癸之日,天干中的辛和癸便会处于一个循环的起始点。而干支相配,逢癸者,干多为火;逢辛者,干多为金。故此,《史记·天官书》中有云:“太阴在午其位强,谓之女宿,曰荧惑守之……阳逆阴升,女败而淫。”其中“荧惑守之”的“之”便是指女宿。而《汉书·天文志》中也有类似记载:“太微,北斗之所击,日月之所会。”其中“太微”亦指女宿。可见东汉时期的人们已经注意到荧惑、太阴与女宿之间的互动关系。
时至现代,我们仍旧使用着古代的纪日法。因此偶尔也会见到古人这种天人感应的自然现象的描述,只不过换上了更现代的语言表达而已。 我曾有缘得见一部道光年间的《京师书院志》,其中就提到了“火候之说”,大意是说,如果发生了日食或月食,则应及时调整学规,调整学习进度,以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否则,若“恃才傲物,不肯下人……”则不仅“学业难进”而且还极有可能“才有余而德不及”(意思是虽然聪明,但是德行欠缺)。 细想起来,古人将“兹”释为“至”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日月的运行都有它们的轨迹,倘若偏了或是快了,那肯定就要出现问题了。所以月亮一旦“至”了,太阳一“至”,那可不就等于出了问题么!(“日至”的本义即是“日蚀”) 至于“时节尚左”,我想,它很可能只是指季节,或者说气候的“时节”。因为太阳是从左边开始的,右边开始的是月亮。所以“时”如果是表示时间的意思的话,那么这里就只能是“时节”——春季还是秋季或者夏天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