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五行属性是什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一些现象总结出的规律并应用于中医学之中,“五”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有运行、流动之意。也就是说这五种物质是不断运行的,相互影响的。 后来这一理论被引入命理学说之中,认为人的出生时辰恰好是天地阴阳交泰之时,此时一阴一阳之气的相遇形成了八字之中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因而每个人的出生时刻都与五行相关连。
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五行的记载:“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是说如果我们想保持身体健康,就要顺应季节变化调节生活作息,调节情绪避免大悲大喜,协调自身阴阳平衡等等。这就是中医养生中所讲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具有感知外界变化的能力,例如人在情绪波动时血压都会有所改变,所以说情绪等人类主观意识确实会影响到人体生理功能。那么反过来,生理功能的改变也会使人产生情绪上的变化,就如中医所说“形不足者,补之以味;气不足者,补之以动”“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引自《黄帝内经·灵兰秘典》),意思是说,形体虚弱的人,可补充味道浓厚的食物;精气不足的人,可多进行户外活动;精力不足的人,可通过饮食调养等方式来充实自己。 这是从宏观角度来阐述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那么微观上呢?现代医学已证明了人体内确有存在五行,如五脏之中,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这些五脏之所以能分别归属于五行是因为其生理功能和生化来源等方面所具备的性质。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中医讲的五行是人体五脏及其相应情绪的概括,是人体组织结构以及生理功能的客观反映。反之,如果人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也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阴虚、阳虚等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