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字是什么五行?
“依”本意为依靠,由此引申出“依恋”“依旧”“依然”等含义;还引申指“按照”“依据”“依赖”等含义,最后也引申出“适用”“适合”等含义。《说文》中有:“依,凭倚也。从人,伊声。” 依在汉字中十分常见,在五行的属性归属上也是颇为复杂。这主要是因为“依”的字形变化较为复杂引起的。
金文中就有“依”的字形,写作“㸚”。小篆中“依”与“㸚”互文,而隶书则将“㸚”简化为“依”。可见现代汉字的“依”来源于古文字的“㸚”。 从字形上看,“㸚”由三部分组成:左边是人的一只手(又)、中间是“大”(或“王”)字、右边是“衣”字。因此从五行的角度看,“㸚”的第一部分(手)属阴木,第二部分(“大”字)属阳土,第三部分(“衣”字)属阴金。据此,“��”的五行属土。后来隶书简化“㸚”为“依”时,仅保留其上部和下部各一部分,这样就造成了后人对“依”的五行归属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卷十》中载:“依,倚也。从人,翼声。凡依之属皆从依。”既注明了“依”的本义及结构,同时又指明了“依”字的五行属性应为“翼声”部的五行。这就是后人根据《说文》认为“依”的五行当以“火”为主的原因所在。 而明代学者胡震亨所著的《古音略》却提出了不同观点:“依,营之切。从人,因声。一曰倚也。”不仅明确写了“依”的读音且指出“依”的本义为“倚”。同时胡氏还特别提出,“依”的五行应为阴土。这就与甲骨文、金文的记载相符。
在我们传统文化当中,是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的元素,来概括万事万物,并且用五行来描述宇宙的演变规律。五行中相生的关系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中相克的关系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人们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总结出了一套相当完善的文字造字法。
“依”字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依”字,是由“门”字和“人”字组成的,表示人倚靠着门。隶书的“依”字在楷化的时候,保留了“人”字,但没有沿用“门”字,而是用上古时期表示房屋的“衣”字代替了“门”字。所以,“衣”字是从“依”字演化来的,衣、依二字在古文字中可以通用。“衣”字是上古时期房屋的形象,甲骨文的“衣”字由房顶和屋檐构成。由于当时人们没有纸和布,他们就把衣服缝在墙壁上,像蜂巢一样,睡觉和休息的时候就钻入衣服所在的窝棚里。所以“衣”字也就是衣帽架和衣帽箱的形象。衣帽都带着布,所以用“衣”字表示布帛类的字。
由此看来,“依”字在上古时期表示房屋,是居住、安宅的意思,居住和安宅是由“金(金属)”属性主导的,所以我们把“依”字命名为金。
“依”字的本意是人倚靠着门。因此引申出靠着、靠着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的意思。又由靠着,引申为顺从、答应、根据、依傍。在成语中有依附、依傍、依恋、依赖、依照、依从、依样画葫芦等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