窚字五行属什么?
“訸”字的五行是金,这个字读作hé 时,指行止有规律、善良、平稳之类;如果读作shēng,意思就完全改变了,表示“恶、丑、坏”的意思。这个字应该读作shēng hé。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这个字: “訸”字为会意字,由“禾”和“声”两个字组成。
“禾”字就不用多做解释了,古文字中“禾”字就是直立着的一束稻穗的形象。现在“禾”的字形发生了一些变化。上面部分仍然象形一根立着的竿子,不过下面的“口”字变成了“日”,并且上下两部分的间距拉大了,这样“禾”的字形就变得紧凑了,看起来也更美观了。 “声”字在古文中有两种写法,一种像从“音”从“士”,另一种就是从“言”从“士”。我们常见的“声”字就是第一种写法,这种写法现代汉语字典中也解释为“声”,其实这是一种误译——把“声”的本义翻译错了!正确的翻译应该是第二种——“说”。因为“说”的意思是“述说”“谈论”,而“谈”的字形演变过程中,“言”旁都变成了“册”,所以“册+言=说”是最合适的组合形式。于是,“声”的第二种写法就变成了“说”。 《康熙字典》中“声”字条下引李阳冰曰:“声字,古只作声、聲。”“声、聲”二字并列,可见古人对这两个字是很区别的(注意:此处“声”不读shēng)。那么“声”和“聲”有什么区别呢?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说:“声者,阴阳之声气也。從音者,五聲之標式。”就是说“声”是用来发号的,类似于现在的“嘘”;而“聲”则是发声的工具,类似现在的“唱”。 了解了“龢”字的字形和读音后,我们再来看这个字的寓意。“龢”字本意是指音乐和谐动听,引申义则泛指一切事理和谐顺畅。这正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概念相吻合。 作为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儒家非常重视和谐,孔子就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后来荀子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先王之为政,莫急于礼,礼之为道,智者为之,故也。”(《荀子·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