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五行是属什么?

越凡华越凡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声明一点,东方的方位是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西方而言,指的是太阳由东往西运动经过的范围,即所谓“日月之行,起于东方”(《庄子·秋水》);与北方相对,是指太阳由北往南运动经过的地区,即所谓“日月之行,起于幽方”(同上)。这里所说的南、北、西、东不是地理学意义上的南极北极之分。 接着说五行,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东方的情况下,前面三个相生次序都没有问题。到火生土这一步就有问题了。按照古人的思想,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而且阴阳气化的运行是有周期的,古人把这种周期称为“一阳来复”和“一阴来复”,用现代的词汇描述就是“冬至一阳升,清明万象发”(冬至一阳生,万物未萌)和“白露一阴生,霜降万物灭”(处暑白露,天地始肃)。

由于南方在冬至一阳初升之时离太阳最近,所以草木最先受到阳气的感召而萌芽,故云“冬至一阳生,江南草木动”“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土地燥裂”(《周礼·月令》);同样道理,立秋到秋分这一阶段,北方的草木因为接受了充足的阳光而开始凋零,故曰“霜降万物灭,东北枝叶赤”(《周礼·月令》】。 所以问题来了,在冬至这天,太阳由东向西行经的第一个地方是南方,而不是中间位置的北方或西方。在东方的范围内,应该是南方比北方更靠近太阳,从而草木发芽也是从南方开始的。但是五行相生的次序却是火生土,也就是说在冬至这天,太阳刚刚升起时,作为中天的南方还没有完全接受阳光的沐浴,而作为下地的西北方向的草木反而最先受阳气催发而生长起来。这跟实际生活中冬至日景物的变化是完全相反的。

为了克服这一矛盾,古人在思考宇宙规律的时候加入了“天道右旋”的理念,意思是说除了天道的左旋(阳升),还有天道的右旋(阳降),整个宇宙是一个左旋右旋反复推进的漩涡。【1】根据这个理念,五行相生的次序就不是固定的了,而是有了顺时针的方向变动。这样在东方的范畴内,就符合了“木生火,火生土”的规律了。而在其他方的范围,也是如此安排。

当然,这样更改五行生克的顺序也是有理论问题的,就是容易让人误解。后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引入了“地支藏干”的理论。就是说每一个地支中都蕴涵着不同的天干,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五行。这样就避免了五行生克顺序的问题。

岑锦桥岑锦桥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天体系统的模拟,这种概念最晚在战国晚期已经形成。它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体液说异曲同工。四体液说是欧洲历史上有影响的医学学说。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气质差异是由体液不同所决定的。他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忧郁质四种。中国古人的五行与四体液说的对应关系一般认为分别是木、火、水、土。古人的五行说还与东方星座体系的划分有关,中国星官的划分是以“象”为中心的,而西方星座的划分是以“区”为中心的。中国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又被分成四大“象限”,二十八宿分别属于青龙、朱雀、白虎、玄武等四象。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形状犹如一个弯弓,称为“青龙”;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形状如火红的鸟,称为“朱雀”;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形状如同一只白虎,称为“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如同玄武(乌龟和蛇),故名“玄武”。天区“四象”与“阴阳八位”及“五行”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图可以表示出来: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古代的四方神兽,分别保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木,金,火,水,方位东,南,西,北,中央的东,西,南,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被星官所占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