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属于五行的什么?
先放结论,甜为木,酸为火,苦为土,辣为金,辛为水(咸)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曲直”,其实这个“曲直”很好理解,就是树木的枝杈都是弯的、曲的;水的特性是“润下”,就是指水遇到障碍物能够绕过它继续向下流动。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人们日常所说的“酸碱度”中的“酸”是指化学中的酸性,而并非中医理论中的“五行生克”里的“酸”。中医说的“酸甜”和西医讲的“酸碱”不是一个概念。
中医所说的“酸”特指中药中的酸味药,如醋、柠檬、乌梅等,这些药物多具收涩之性,能敛肺气、生津液、止渴燥,用于肺虚咳嗽、脾虚泄泻、肾虚遗精等证。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喜调达而恶抑郁则是指肝脏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
其具体表现为肝气能够疏通全身之气机,让气运行通畅不郁结。而“郁”则是气滞血瘀、气血不正常流通导致“木”出现了毛病。 “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这些情志伤了五脏之后,往往会出现五脏功能障碍,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生理功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学、占卜术、术数、武术、艺术、工艺及军事方面的学说。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为古代哲学家所用,儒家、法家、阴阳家等各家都有关于五行的论述。五行学说我过古代劳动人民探索世界奥秘的产物,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相互制约着的。五行学说在应用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模式:一是用五行的归类系统阐释事物之间的联系,二是用五行生克关系解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三是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分析事物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结果。中医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及淡味,它和食品滋味的性质、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甘味就是五味中的一种。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古人很早就接触到各种滋味。《书·说命》:“若作和羹,尔为盐梅。”《左》定二年:“姜其辛,佐苦也。”所举的酸、辣、苦、辛、咸,即是五味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