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rui五行属土?

岳琳韵岳琳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字是“瑞”吧,读作ruì或ruí。 繁体字的“瑞”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玉”旁,下面是“内”字。所以,从字形来看,这个字应该属于“玉”部,但是它的读音却和“王”部的字差不多(ruì),因此它应该在“王”部。现代繁体中文把“玉”部的字都归到“王”部了,所以“瑞”字现在在新华字典里的部首就是“王”部。

简体中文的“瑞”字没有“玉”偏旁,只有底部的“士”。从字型上看,“瑞”应该是“士”部字,然而它的发音为ruí,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查过了古代汉语词典(王力主编),里面“瑞”字的注释是这样的: 古音切上声。如《易》曰:“坤元用見,元亨利贞,莫不咸吉。”“元,始也;见,行也;坤厚载物,德行恆永,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如是則‘見’之,‘坤’行其‘元’而‘利贞’矣。”引申為善、美。又通“徽”。

古音切去声。如《史記·孔子世家》:“魯昭釐公卒。公子宋不聞葬期。孔子適東魯,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仲尼長大”。”今文作“徽”。

根据上面词典里对“瑞”字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瑞”的本义是指“吉祥的征候”,因此可以引申出“祥瑞”的意思——“祥瑞”本来指冬末春初向皇帝进献的祭祀用的羔羊。由于进贡的数目和质量是表示皇室受命于天的象征,因此后来凡是吉祥、喜庆的事情都被称做“瑞”。比如这句:“五月旦明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幣爲羊薦獻於天地社稷五祀之廟。”这句话中的“帛羊”就叫做“瑞”。再如清代考中状元的赏赐之物是“赤金”,而考中进士的则是“银”,因为“赤金”的颜色象“禧”,而“银”的颜色象“祥”,所以“赤金”和“白银”都被称作“瑞”。

另外,由于上古时代人们的天文知识有限,因此往往把日食、月食、流星、彗星、地震等自然现象看做是帝王过失的“天谴”,认为这些异常的自然现象是帝王恶行的惩罚,由此引申出“恶”的意思。《尚书·泰誓》里有这样一句:“受有眾弱,今又明弑。厥德匪純,以臣逼君,將左将右,易厥位,逆斯害矣。”这里的“冥顽不靈,罔知悔悟”的“惡”字,古书多注为“罪过”、“罪恶”之意,其实这里应该指的是自然界不良的天象。

戴涵菡戴涵菡优质答主

在天干中,戊、己为土,且它们又分别表示土丘和大地,因此戊、己的属性为土。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戊为天干,己为地支,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戊,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背着土筐在劳动,本义指挖土、背土,用以堆土成高台——土丘,因此戊五行属土。在天干序列中属阳干,又表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立夏,因此戊代表湿土。古代战争中,兵阵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戊己土居中”,可见戊字非常的重要,为军阵的中枢。常用于取名的戊字五行为土,如戊戌变法。戊字有“兴旺发达,基业稳固,福禄丰厚”的意思。

己,指大地载养万物的功用,也指人以己身为大地之本。古代的帝王都是“天子”,所以他们以己身为大地之本,是万物之灵,来代表天下人的利益,也以“大地载养万物”的功能自励。其本意为“大地”的阴面,是“中空”之形,也是“自成”之容,象征着“厚德载物,不露锋芒”。在天干序列中属阴干,表示土性不光在春尾和夏初旺盛,尤其在夏至之后的“长夏”时节,达到鼎盛,因此己还代表长夏的土,称为阴土、湿土。常用于取名的己字五行为土,“自我,内省,宽厚”,为“己”字之本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