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北京开什么会?
我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2015年4月到8月,中央和国家机关一共召开了近两百个会议(注意是“会议”不是“新闻发布会”),平均下来每个月将近五十个。 这些会议的基本情况是这样: 这些数字看起来非常正常,但是我告诉你,在同样的时间段里,2013年和2014年同期这个数字只有二十多个。也就是说,虽然今年暑热难熬,但是领导们的会依然开的很勤快啊……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么多会都开了些什么会呢?我翻了好多会议的新闻通稿,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主题——比如说有的会议主题是研究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比如有的会议主题是讨论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加强金融监管等问题!还有的主题像保护知识产权和扩大开放(这也是最近总理比较重视的问题)等等。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开会的嘉宾(也就是发言的人)和媒体的报道,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个别会议外,大多数会议发言的人都是“老面孔”。
比如说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期开始,每年国务院都要召开一次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到了2015年,这个会议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了。 然后我发现,从2012年到2015年以来,除了一些增增补减的部门以外,基本上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在这个会议上讲过话,甚至有些人的称呼还发生了转变(说明从地方来到了中央)。虽然内容每年都不一样,但是发言的人却是雷打不动。 (注: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我一直关注的领域,所以我的数据可能比较丰富) 我又试着以国务院的名义,把2015年的会议按专题分了一下类(因为有些会议是一个专题,比如金融改革,知识产权等等),发现竟然可以分出十七个大类,一百七十八个小类。
我又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名义,按照同样的方法划分央行召开的发布会(因为很多信息在新闻通稿里很难找到,只能看央行的发布会),结果几乎一模一样。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虽然领导们开会的主题各种各样,但是在实质上,很多问题都是反复讨论,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难题。换句话说,我们似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