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怎么过春节?
北京的春节,是那种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又经过千百年的积淀而传承至今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三的“挑灯”(送灯);从正月十四的“游百病”、“晒霉”,到正月十五的“吃元宵”、“赏灯会”; 从正月二十六的“填仓”,到二月初二的“龙抬头”;从三月三的上巳节,到五月节的“浴兰汤”;从七月七的“巧手节”,到八月十五的“团圆饼”; 从重阳节的“登高”、“赏菊”,到腊八节的“喝稀饭”、“泡腊八蒜” 还有腊月二十三的“糖瓜儿粘”,和正月十一的“赶花炮”…… 这些传承了千年的习俗,如今只剩下“赏花灯”“吃元宵”。但年味儿似乎还少了点什么。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找那早已消失了的“扫房”“蒸馒头”“糊灯笼”等等年俗的痕迹——毕竟,我们得让春节有个美好的记忆不是? 其实,除了上述这些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的遗存外,在漫长的岁月中,先辈们还留下了许多欢乐祥和的年俗。只是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年俗有些已经消失无迹,也有些还在延续。
我小时候住在四合院里,那时候过年,是最盼着下雪的。因为下了雪,院里就会堆起白雪皑皑的雪人,孩子们会在雪中追逐打闹,大人们则会聚在一起唠嗑,讲那些已消失在时光深处的年俗故事……
我还记得,姥姥曾经给我说过她们那一辈人的新年盼头——“盼着早点儿置办齐了年货,早早地收拾好了屋子,这样大年初一,大伙儿就能干干净净地迎财神,请财神上了门,年年就可以财源滚滚来!” 那时,我并不知道,我的身边早就有了“财神”——他长着白面胡须,慈眉善目,每天都笑吟吟地迎接着我返校放学,还将我送给他的糖果分给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了那个院子。有一次回到北京,已经是傍晚时分,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寒气逼人。我在街头巷尾找寻那个熟悉的身影,想告诉他,我回来了,我想他了……然而我却找了很久很久,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见到他的踪影。
后来我才明白,这个时辰他在工作,为了别人能过上一个好年,他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因为他是——“城市卫士”!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要带“爆竹”“压岁钱”和“鞭炮”这三个词回家。那是因为,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用这种方式,把“团圆”“平安和幸福”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