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讲五行?
“五行”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古人认识世界方法之一。这种观点认为,世界的本体并不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而是这五个要素作为符号所代表的五类事物(或现象)。五类事物的性质可以分为五阴和五阳两大类,各包括两类,共计十种属性。 五行学说的根本在于阴阳的变化。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构成的,任何事物都有其阴阳两个方面,并可以通过阴阳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影响而演化。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等。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整体可以通过五行来进行概念上的划分。如以五脏配五行,则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再以五脏的功能分别配五行,则心主神,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宣发肃降,肾主升清降浊。
临床上,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表现,可以归类到五行之中,再结合五行生克的原理来进行辩证施治。如病人出现心烦失眠,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状,可归结为心火亢盛的表现,此时需要清心降火治疗;又如病人出现腹胀,便溏,食欲减退的症状,可归结为脾虚湿盛的表现,此时需要健脾利湿治疗。
当然,中医在运用五行进行诊疗时并没有僵化的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进行治疗。因为五行学说本身也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很多内容都是通过长期临床经验积累的产物。我们既要看到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作用,也要认识到其在客观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方面存在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