苶五行属什么?
“荼”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有: 《唐韵》徒何切,音陀。《说文解字》:苦茶也。一曰荈茶。《本草·木部》:荈,茶之老者。《神农食经》:荈茶,味苦,冷,微寒,无毒。主消渴饮病。
也就是说,唐代以前(包括唐代)的“荼”是指老熟的茶叶。这种老熟茶叶的颜色是深绿色或者黑褐色的,用来制作绿茶和普洱熟茶的都是鲜叶采摘后经过揉捻、干燥制成的,属于绿茶或者是普洱熟茶,而唐代的文人墨客品味的茶应该也是这类茶,所以诗文中提到的是“荼”而不是后来的“茶”。
但是到了宋代开始出现了“茶”,关于“茶”字的定义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有所论述,清人吴觉农先生有一篇《宋代饮茶风尚》的文章,其中对“茶”字的定义是: 也就是说,从唐代到五代十国到北宋前期,人们普遍使用的茶是嫩芽制作的绿茶,但是到了北宋中期以后,人们开始喜欢用“茶”来称呼各种毛尖、毛片加工而成的绿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