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五行相克吗?

辛冠辉辛冠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这个“克”字,应该这样理解——生我者父母(印星),我生者子女(食伤);克我者官杀,我克者财。这是从十神的角度来理解的“克”,代表约束、管理、压制。如果以五行的角度来理解就有点麻烦了,要区分“克”和“泄”的区别。

2.水克火是事实,但这里的克并非“克制”的意思,而是“熄灭”的意思。《说文》云:“克,灭也。”而《易经》中讲“离为火,为光明”。可见,光天化日之下,火是不可能存在的——“日中天,故曰离。”阳光普照,火自然熄灭了,所以才会有“克”的现象发生。

3.金克木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有个“克中有生”的道理。因为金就是由戊土和庚金组成的,而木则是由甲乙木组成的。也就是说,金克的木,其实是生金的土。才有了“克中生”的道理。

4.“水生木”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木生水”就不正常了。因为水生木,就必须要有丙丁之火来调候,否则就是枯木不生。我们常说“木旺得火”,就是这个道理。

5.最后一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假说,就是地支六合的问题。很多人都知道子丑合化为土,寅亥合化为木等等。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卯戌合、辰酉合、未丑合等问题。实际上这六个地支,除了丑午冲外,其余都有合的情况存在。

那么我就想问一下,这些合化的规律是怎么得到的?又是怎么确定的?为什么卯戌合化成火,辰酉合化为金?真的只是按照阴阳五行就可以确定出来的规律吗?我觉得很可疑啊! 比如卯戌合,我们都知道卯五行属木,戌五行属土,土克水,而木生火。

问题是,这个木能生火,是因为有丙丁之火在中间调和的缘故。没有火的卯戌合,就变成了单纯的木克土,而不是生火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合化理论,是不符合实际的。

丛漫函丛漫函优质答主

相生相克规律是五行学说的核心,是中医理论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从整体观念出发来认识人体和诊治疾病,进行脏腑辨证的理论基础。但是,若不从整体和全局来把握,单纯地从字面的理解来看五行的相生相克及乘侮异常变化的关系,又容易把中医理论庸俗化、迷信化,导致一些似是而非的提法,甚至被一些非法宗教团体所利用。

例如,有人认为中医讲的木克土,即树根阻碍土的生长,从表面现象看确是如此;从科学的道理来讲,根本不是那样,中医讲的木克土是从总体的、动态的、功能的、阴阳平衡的角度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引申而来的。树木(木)要生长,需要从土壤(土)中吸取营养,木长得好,土也就自然相对被“克制”了,体现了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木本身功能失调出现太过或不及,出现木乘土或土侮木的异常相克,就形成了疾病,以上相生相克及其相克太过出现疾病的关系都是在动态和功能平衡(阴阳五行)的前提下产生的,而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单一的、具体的、可视的物质实体的相生相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