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为五行的什么?
《尚书》有言,“致知力行、博学笃志”《礼记·中庸》也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可见 “志”在古代是学习的开始,也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人把求知的过程分成五个步骤,从认识事物的规律到形成自己的见解再到验证并付诸实践,每一步都很重要,任何一步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门学问的成果。而“志”处于求知的开端,它是求知路上最重要的一个节点——没有“志”也就没有了求知的愿望和动机。
当然,这个“志”也不是随随便便立一个志向就可以了,它需要建立在德的基础上。因为“道”是不可学的,可学的是“道”的知识;“德”是不能传的,可传的是“德”的行为准则。如果不知道“道”是什么而盲目确立远大的志向,那就是无本之木。例如,一个人想学习武术,如果他并没有了解武德的准则就立下目标说要成为武林高手,那么这种立志就有可能误入歧途。相反,一个人知道德的重要性而又缺乏明确的目标,那么这种德行就会失去方向。无论是立大志还是小志,都应该建立在德的基础之上。
人有五脏,五行有五气,五气入五脏而化五志。五志者,情也。五脏者,行也。五味者,性也。情与性相加而行之,于是为五行也。“志”字从心,为内心活动,是精神的产物。“五志”是“五气”、“五味”与“五脏”相合而化生的五种情志活动。“五气”、“五味”从外入内而致病,“五志”则从内伤及五脏和机体而病。外内相因,各有偏重而已。
由于心主血,血舍神,故其他四脏的情志变化皆可影响于心,使心失所养或所主,而发生惊恐等症状。例如脾病及心可致惊恐不安,是脾气不足,不能制水,肾水乘心,水主惊恐,则令人惊悸、恐怯也。又例如肾为心之子,肾精不足,不能上充于心,则心悸、怔忡、健忘等。反之,由于心主全身,故心志的异常变化也可影响及他脏而致病。
例如神志受外界刺激突然大怒,可影响到肝,使气机横逆上冲,而突发头晕、目赤、呕血、甚至昏厥等。由于“思”为脾志,脾主四肢肌肉,故其它四脏受病,皆可影响及脾,而致四末、肌肉失养,形体消瘦少神等。因此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的中医解剖理论与“五志”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病因和致病的病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