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五行属什么怎么?
田烁最佳答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也是古代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主要指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其特性为“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并以此为依据总结出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以此推算人的命运走势和疾病的来源等。 不过这个“五行”和中国现在使用的文字可没什么关系了。
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是汉字的祖先“甲骨文”——也就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即所谓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前四书主要描述文字的形状,后两书讲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文字的用法。这“六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地理环境和人群居住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但也并非一成不变。比如我们看到的古体字和繁体字就和简体字有很大区别,而字形相近的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形态。
所以如果真要按“五行”来论汉字,那可有的说了:金木水火土,木火土金水……以一次五行循环下去。当然这样论汉字肯定是不科学的,但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汉字和“五行”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五行”起源于中国,但在汉代之后却传到了朝鲜韩国等地,在这些国家的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位置。直到今天这些国家的许多文化设施上都镌刻着“五行”,例如学校、医院等等。
而在我们这里呢,随着汉字的改革以及传统文化的没落,“五行”也渐渐被淡忘了.....
凤丽优质答主 我们知道,姓名学五格中数理的五行属性,是根据五格笔划的数来确定的。而五格的笔划数又是根据名字的汉字笔划数来计算确定的。那么,汉字本身的五行属性又是怎么确定的呢?下面给大家介绍汉字五行属性的确定方法:
在“三易”之《周易》八卦中,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分别以天、泽、火、雷、风、水、山、地来表示,这“乾、坤”等八种符号称作“经卦”。两个经卦相重就成“别卦”,也叫“重卦”,如乾、天、天 为乾;乾、天、地 为泰;坤、坤、乾 为否;坤、坤、坤 为坤。《周易》就是研究“重卦”的道理的,共有六十四卦。
由乾、坤二卦相覆、相错、相综而生出震、坎、艮、巽、离、兑六卦,这八卦有父母卦和子女卦的性关。乾、坤二卦为父母卦,震、坎、艮三卦为乾卦生的子卦(为阳卦),巽、离、兑三卦为坤卦生的子女卦(为卦)。八卦生出六十卦,合上父母卦共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次序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别。
先 天八卦是以乾坤为父母卦所化生的。《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按以上文 义,将乾坤、山泽、雷风、水火各卦两两相对,再将坎、兑、震、巽四卦移至中央(按坎北、离南、震东、兑西的位置)之后,依次从乾卦开始,顺时针数去,就 可以数出乾、坤、艮、兑、震、巽、坎、离共八八六十四卦。这种卦序称先天卦序,其总图称先天图(或称伏羲八卦图)。先天之学重于穷理,探讨的是宇宙的本 源(道教内丹派以先天理论为依据,把人体喻为一个小天地,从事内丹修炼)。
后 天八卦是以离、坎二卦为主卦而推导出来的。以离、坎、兑、震为四正卦;又以乾、巽、坤、艮为四隅卦,按乾坤西南西西南艮坤,坎艮东北东东北震干离,巽 北巽西北巽正西离兑南兑东南兑正东震东的次序依次数去,也可以数出八八六十四卦。这种卦序称后天卦序,其总图称后天图,它与现在通行的河图、洛书相合。 河图为奇数图(白、黑点表示),洛书为奇偶数图(数字表示),它们都是中国最古老的数学模式。后天(河图、洛书)之学重于象数,探讨的是万物生成之理, 故又叫“象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