瑀在五行属什么?
“瑀”字,读音yu3、yu4,笔画数9笔,部首王部。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禹玉也。从王,俞声。”即“禹玉”之意,指上古帝王大禹所持有的美玉。
“禹玉”在古代是君王的象征。古时每年祭祀都有“献禹玉”的仪式,《周礼·春官·典瑞》中有记载:“大夫觐帝用圭瓒酌鬯,献于天子。”也就是诸侯朝见天子时,手持圭瓒舀取酒献给天子,而天子所用的酒杯则是雕刻着龙的玉石杯。 “禹玉”也指和阗美玉,因为古代和阗盛产美玉并且以其为国名。
汉代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记载:“夫河清,圣祚永,玉液泉流,千载难遇;神光曜,瑞彩氤氲。”这里把“河清”与和阗美玉联系起来,形容美好的吉祥景象。 “瑜”“玗”“玙”等字中都含有“女”字旁,这些字在古代是指未雕琢过的玉器,而“瑀”字则已经表示经过琢磨的佩玉,所以用“瑀”字的读音yu3作为所有含“女”字偏旁的字统一读yu3。
古文字中,玉字从王,王从珏。珏是双玉相合成,本义就是两块并列的玉。珏字的两面是两个王字,王字的两面又是两个珏字。这种构造,似乎有点循环无尽,但其中却包含了相当深微的道理,这正是汉字的高明之处。
《说文》在解释王字时说:“王,天下所归往也。”又说:“王,三横取其天、地、人,天地人大居其中焉。”这后一句话,讲的是王字笔划本身的取义;而前一句中的“天下所归往也”的“归”字,就是王字结构本身的意义;王字是双珏合成,所以,天下所归往,是“二玉所归往也。”玉石具有温润光泽的特性,象征着“谦和”、“包容”、“诚信”的品德,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王”字本义就是“二玉所归往”,“玉”字在先(玉的甲骨文、金文都是象形字,写出来就是一块有纹饰的玉,比王字的产生要早得多),从玉的字,大多都与人类的美好品德和高贵品质有关,如;环、珑、瑜、瑾、璋、琥、璜、珰等等。由此可见,玉在汉字文化中象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