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在五行属于什么?
金、木、水、火、土,只是五行的符号化表达。它们分别代表自然界五种不同的物象,即金属、树木、流水、火焰和土地。 那么,“零”这个符号到底表示什么呢? 根据古人对五行的定义,“金”为燥气,“木”为阳气,“水”为阴,“火”为阳极,“土”为阴阳半纯。(注:这里的阴阳是就五行中每一元素自身而言的) 而“零”这种属性,明显不是以上任何一种。因此根据古人的定义,“零”不属于任何五行之一。它没有颜色,没有形状,不是寒温,也不是燥湿—也就是说,当时的术数家还没有能力用语言或者符号来穷尽描述世界万物的属性。
于是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术语来表述这种现象——“中和”;而“中”的意思就是,没有一方过于强大而另一方绝对弱势,从而形成均衡的状态。由此,五行变成了阴阳五行,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金木水火土,加上中间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土”,组成了万物。 而零,就是阴阳五行中最平衡的中和之道,所以它成了五行的中心,又因它代表的是中间状态,所以它总是与其它四行一起出现,形成了五行相生的循环。 至于为什么用“五”而不用“六”,是因为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五个阴阳,每个阴阳由两个相对的物质组成,共十种物质,这就是“五行”;而中间的“土”不能算一种独立的物质,因为它可以在金木水火之中转化。
万物起源归于零,零既是一切数的起点又是数的极值。零是太极,太极即无极,无极即包容太极与万物。“零”字由数字符号“0”及“雨”字的部首(雨字头)构成。雨为天降水汽化物,可视为自真空空间的来物或由真空空间进入大地的物。数字符号0为圆周形,古人视圆周为圆满、圆满为天象、天象为周而复始无穷尽。所以数学符号0视为天。雨字的部首由四个点和一横构成,这是古人对雷象的描绘,也是天公的象征。一横下贯四点,既可视为天意,又可视为天经地纬。
五行本源为太极无极。五行为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为五行(东、南、中、西、北)。五行为五方(春、夏、长夏、秋、冬)。五行为五运(风、热、湿、燥、寒)。天地间万事万物皆由这五行演变组合而成。五行之五为自然界的五大构成元素,元素之性(即属性)有五,为木火土金水。五行为五其本源为一,一为太极,太极为零。所以五行为零。
从另一角度探讨: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又为东、南、中(土)、西、北。其方位五体脏属于人体,人体五脏属于心。数字符号在汉字中,一二三……十百千万等是数系。但“一”不只是数系,还可视为天体“日”。由日加横即为二,加两点即为三,加三点即为四。如此类推。日为太阳,太阳即大自然的“心”,即日为人体五脏属心。数的“一”为心,所以一代表五行数系。一又可以划分为二。二由一来,即二归于一。二也可分解为一。所以二归一是一。“一”即“人”。数一在汉字中为“主”,“天人合一”即“天主”。故“二归一是一”即一为“天主”。天之主为天象,天象的本源为太极,太极为零,所以一为零,零为五行数系本源、万物数系本源。万物本源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