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五行纳音属什么?
“五音”中只有“宫商角徵羽”5个字,并没有“壬子”这个词。 “六律”中才有“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蕤宾仲吕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12个音。 没有找到与“壬子”对应的音节。 因此也就无法得到他的五行和纳音了。 “甲子”对应的五行是木、海中金;“乙丑”对应的五行是木、海中金;…;“癸亥”对应的五行是水、大海水。
六十甲子是一个循环,每两字一个循环,每个循环的第五字是“癸”。所以从“甲子”开始一直到“癸酉”都属于金;从“甲戌”到“癸亥”属于火。 那么按照这个规律,“壬子”应该属于水。 但现实却不是这样,“壬子”不属水。为什么? 因为“壬子”不是单一的五行或四行,他是十干中的两个,也就是阴阳中的阳。
古人把天干地支组合起来的年份分成六大类: 子午卯酉为阳,寅申巳亥为阴,辰戌丑未为中。 从阳的那几个天干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第五个字一定是“癸”。从阴的那几个天干组合在一起时,他的第五个字一定是“丁”。 而中和的那几个天干不管怎么组合他的第五个字都不是“癸”也不是“丁”,比如说我们的“庚子”,他的五行应该是土,因为他的后面有两个土;再比如说我们“辛丑”,辛的五行是中土,丑的五行属阴土。
而“壬子”属于阳水且是十个天干中的一个,他必然符合从阳的那几个天干组成的年份的特点:其五行一定是“癸”。 所以他的纳音就不是井泉水而是涧下水了。
在五音学中,把十二地支都配属一个五行的事类,这种代表地一支的五行事类叫做纳音五行。纳音五行是对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在易学中应用的补充,可以看做是十二地支的一部分。十二长生纳音五行与六亲,五行属性,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二脏腑,二十四节气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十二长生纳音五行与六亲表中。
子水炉中火,丑月涧下水,
寅木大林木,卯月覆灯火,
辰月大溪水,巳月沙中金,
午火天上火,未月山头火,
申月大驿土,酉金属白金,
戌月山下金,亥月平地木。
纳音五行是用五行来代表一年中每月初一日子时的五行属性,所以纳音五行实际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具体应用,是干支更具体的表现形式,十二地支各有不同的纳音属性,但是十天干没有,所以天干不生不纳。
纳音五行是在六十甲子中用五行来代表六十甲子的阴阳五行属性。六十甲子除了用年、月、日、时来表示时间的运行以外,还可用六十甲子纳音来表示它们的五行属性。
纳音五行的具体排法是:以每年的孟月即开始的第一个月为初数,如甲子年,孟月为丙寅月,就把丙寅月所属的纳音,即大林木列为初数。中月即第二个月丁卯的纳音即大林木就列为二数。季月即第三个月戊辰的纳音大溪水就列为三数,下一年的孟月已巳的纳音沙中金就列为四数,这样依次类推。直到下一次该年甲子年到的时候,其孟月丙寅,大林木就成为了六十数。那么六十甲子纳音的六十个数就都取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