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什么故事?

赖碧英赖碧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邹人孟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据说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喜欢读书和思考的习惯。

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妇人在井旁打水,一桶一桶地往家里抬。他觉得很奇怪,问道:“你是从哪儿打水来的?”

那妇人头也不回地说:“从河那边来的。”

孟子又问:“离家这么近就有井,你怎么不在这边打水呢?”

那妇人叹道:“这边的井里掉进去一个孩子,从那以后这里的人就再也不敢用这口井里的水啦!”

孟子觉得十分奇怪,井里掉下去一个孩子太可怜了,怎么就不打水呢?非得到很远的河里去打水?后来,他读了很多书并且做了老师,有一天他坐在高堂上给学生讲课。忽然想起了儿时的疑问,便问学生:“如果有人掉到井里去了,在场的围观的人会怎样?”

一个学生说:“有人会跑回家喊人来救孩子的。”

孟子问:“为什么呢?”

学生答:“那人和掉下水的孩子是邻居。”

孟子又问:“如果路过一个非常凶恶的人,他会下井救人吗?”

学生回答:“虽然井下的人和他并不相识,他也会救人。”

孟子接着问:“为什么呢?”学生说:“因为人都有同情心,遇见这样的事不可能见死不救。”

孟子听后点了点头道:“是啊,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只要有井的地方掉下去人,即使是最凶恶的人也不会见死不救。”他站起来环顾了一下学生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最不能抛弃的就是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最崇高的品格之一。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往往能够急人所难、救人所苦,往往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敬。所以,一个人要时时刻刻不忘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并尽量使自己做到博爱无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