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字五行属什么?
“化”,甲骨文字形为两个人背对背,表示两人互不往来,不相通融;金文变为两个人相向而坐,像两人面对面地协商、谈判或商议、商量后彼此达成妥协,言和意顺的样子。由商谈双方到融合双方,形象生动而贴切。小篆承续金文字形的造型,隶变后简化为今天的字形。 “化”的本义是和解、和睦相处。如《左传·昭公十二年》:“事君,君命既出,不敢废也,敢犯旧章,非敢违君也。君一则臣必百,君二则臣必五。君之无贰乃天下之贰也。敢问君之二,其以己二庶政及子孙犹惧危,至于社稷,则恐何如?”意思是:事奉君主,国君的话已经发布出来了,不能取消它,敢于违反旧的规章,并不是有意违抗君主命令。君主统一(国君只发一个命令),臣下必定服从统一;君主分裂(国君发两个命令),臣下就会离心离德。君主不二的道理才能成为天下的不二之道。我大胆请问一下您认为的二道是什么?是将自己的那些私事与后代传承呢还是将那些政务和祖宗基业一起传承下去呢? “化”还引申指转变,即事物性质或形态的改变。如《论语·先进》:“吾与点也!”朱熹注曰:“子喟然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以为乐若此,则天下无忧矣。” 又如《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故君子必须穷处,可以观德;也可以立身。”这里的“困”都是动词变化的意思。
此外“化”还可以做使动用法,表示使……变化,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朝建立前后,吕不韦与赵姬的一段对话:“太后曰:‘既以得志,何遽欲去老妪哉?’吕不韦曰:‘不如因善遇之,既以得志,即去不迟。’太后默然而乃私谓太尉信曰:‘吾闻之,持珠玉者为盗,握虎符者为贼,今将军头上悬惠太山之印,腰带千金,一信辄亡。愿王察之’”。大意是说,秦太后说:我已经如愿以偿,为什么要离开你这个年岁大的男人呐?吕不韦说:你应该好好待我,既然达到了目的,现在离开也不晚。于是秦太后便私下跟大将军说:俗话说手里拿珠子的是强盗,手握兵权的人是反叛朝廷的人。现在你的头上挂着相国的印玺,腰里别着千金。只要有人拿着书信就可以要了你的命,大王应该警惕呀!”其中的“化”就是使动的意思,意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