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五行属什么?
《易经》是讲阴阳五行的,那么玉石五行到底属什么呢? 首先要说的是,中国的所有事物都是分为阴阳两方面的——当然西方也是这样,这是哲学层面的东西;但是中国更重视将万事万物进行归类,例如《说文解字》中的“六书”就是根据事物的性质来分类的!(其实西方也是这么做的)所以,玉也分阴阳两面。
一般认为阳为刚、阴为柔,因此有以阴刚、阳柔区分山料和籽料的,也有将玉按质地分成硬玉与软玉的……但不管怎么分吧,我们都可以从《易经》中找出根据来的。 根据《易·系辞下》记载:“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太极生两仪,再演变生出四象,由四象演化出八卦,周而复始无穷尽。 这个过程中,阳变阴而阴变阳,也就是阴阳互变的道理。
所以说,玉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玉”跟“石”。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嘛~ 而这个阳的部分呢,就叫作玉;阴的那一部分叫作石。因为它是“玉”的基础材料嘛~ 关于玉,有个说法叫做“瑕不掩瑜”——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宪问》,原句是“子曰:‘白圭之玷,犹可磨而灭;君子之斯,不可夺志。’”就是说白玉上的瑕疵可以打磨掉,可是人的节操却不行啊!后来就用“瑕不掩瑜”“美玉微瑕”来形容玉了。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玉在石头里面,那当然是属于阴性了呀~ 但是古人发现许多玉石都有孔洞,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于是他们又想到一个说法——古人觉得,玉乃神物,如果它自诞生起就没有被任何杂质污染过的话,就会像太初之时一样纯粹无瑕,那样就只会生长在阳面,而不能深入地下生长了。正因为它们沾染尘世、受到了污染的缘故才形成了现在这样有孔洞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瑕不掩瑜”啦~ 这其实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