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五行属性是什么?
《灵枢·本神》中,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何谓神 ?”歧伯对曰:“神明者,心也。是故耳目者,经脉之府也, 故血气积聚不散而后成腑,故六腑应四时六节之气。五脏各 有五窍,以通六腑,合十三窍;五脏六腑三百六十五穴, 当寒热滑涩。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云: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为阴中之太阳,主血脉而营阴阳;心之神为元神,心之意为
意念,属于神的范畴。
因此,心与神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神是心所生的主宰万物、统率万有的最高功能。心的机能活动表现于人体则为生命活动和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所以“心神”与“心气”同义。
《黄帝内经太素·心病》中载有黄帝关于心神与色脉关系的问
答。其中记黄帝说: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思有所着谓之。见
则明(察),闭则暗,是以不多见。
这里的神实际上也就是说的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而言的,它是由心神所主。 同时,神又具有多种含义,如《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七十七》中讲“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中的神是指生命、生机和精气来说的,这是神的最原始的含义之一。另外,在临床上常把神志、精神和气色称为神的三个组成部分或三个方面。从人的面部五色来观察其神,称为色神,又称容色。古人认为,人神藏于五脏之内,而五脏之荣色外溢于面,所以可以从面色上观察到人体的盛衰变化,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有邪则有神,有神则有气,有气则有色”的意思。
总之,中医里的神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医学概念。现代研究则多集中于心神及与疾病的相关方面进行探讨,但尚未能全面阐发这个医学概念的真谛。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医的神的概念,深入发掘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