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古诗有哪些?
五行与诗歌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诗经》“二雅”中“大雅”的《生民》篇(全诗八章)、小雅”中的《甫田》篇(全诗六章)以及“国风”中的诸多诗篇如《郑风·溱洧》等。 在这些篇章里虽然未直接出现“五行”一词或类似的说法,但已经出现了“帝命”、“上帝”和“后稷”、“思庸”、“敷时”、“辟公”、“王畿”诸术语,而它们所蕴含的内容则是相当接近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意义的。 《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的某些篇章是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五行的文献,不过由于它们的成书年代已经相当晚近了,因而无法确知它们是否受到了上述先秦诗歌的影响乃至影响的具体情况如何。
西汉初年的纬书《尚书·洪范》将“五行”纳入了“九畴”——古代传说中的舜帝向大臣禹询问的治国大纲——之中,并赋予它以更为抽象的意义:“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土爰稼穑。”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行说的源头之一。 与之类似的还有西周铜器铭文里的“五正”说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所记载的史伯对晋国卿士范昭子论及周室兴衰原因时所使用的“五德终始”说。 “水”在上古汉语中经常读作shui而不是shuai,所以《洪范》里的水又读作shui而不读作shei。 而在战国秦汉时期的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尤其是儒家学派的著述里则流行着一种将金、木、水、火、土和仁义礼智信分别对应起来的说法[1]这种用法大概也是来源于上古的某种传统,但却很难确定其具体来源是什么。
在汉代经学者们编撰出来的经书注释书里也常常有关于五行的论述,其中除了《洪范》以外最为重要者当属《虞夏书·禹贡》篇。《禹贡》作为“禹别九州”的记录,历来被认为具有地理著作的性质;而从“厥贡”到“锡土百千里”这一段内容来看,它的实际功能似乎更倾向于为当时的政治体制提供依据。 五行的概念在此被用作描述地域特征的手段。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五行这个概念本身虽然比较古老,但在先秦时期的诗歌作品中却几乎没有得到使用,反而是到了汉初才逐渐得到了发展。至于它在先秦时期的来源究竟是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认为它是起源于《洪范》这样的典籍,并在儒家和法家的思想体系中得到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