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代表五行什么?
五行的起源,最早见于甲骨文,其象形字为“乙”(如图)——这应该是“乙”的本字,也就是“支”字的初文。在殷商时代,“乙”是干支里的第十位;到了周代,前缀“十干”的“乙”演变为“枝”或“兹”,成为“枝”、“兹”二字;而“亥”(如图)则是“亥”字的初文。
“枝”、“兹”两个字,在周代金文中多写作“攴”(如图),或者类似字母“p”的字,或者像箭在弦上之状的字。小篆将金文的此二字形加以简化,变成“艹”和“矢”,这就是现在“枝”、“兹”二字的字形。现代汉字中,“枝”、“兹”都从“艹”,可见这一来源。 “亥”字字形的演变较为复杂,商周时的“亥”字作“豕”,可能是象形字,因为猪尾巴的形状就像一串数字“9”。但“豕”不是独立汉字,而是偏旁,所以不能单独成字。西周金文作“亥”,形状像数字“8”,这可能是以声符表示读音的字形,但是与数字“8”无关了。小篆作“亥”,字形由“豕”“禾”组成,这是后世“谷”字的源头之一。现代汉字中的“稻”、“粟”等字,都是从“黍”字演化而来,而“黍”字的字形就是来源于“亥”——因为“亥”的本义就是黍子。
关于五行起源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五行中的“行”字,是从“路”的“辶”旁来的,“路”旁有五个“口”,象征了道路上的“五路财神”。这种观点忽略了古代汉字书写习惯对五行字形的塑造作用,因此不能成立。 需要提到的是,古人把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形态看成是动态的——“动则刚,刚则易断。”他们经常用“五行”来形容具有这五种运动状态的东西,如血脉、河流、火焰、钢等等。这种动态观念其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常说某人生气了“气冒三丈”,说某人心胸“宽广如海”。古代的“五行”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