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行是什么?
“国”字,《说文》的解释是:“国,邦也。”徐锴进一步解释道:“今人国、邦分用。古者国、邦一也。”“国”本义即是邦。 关于邦的含义,唐兰先生曾说:“邦就是城邦的意思。”(《中国古代文明》)他引用了郭沫若先生的观点,认为“邦”的字形,上面一半像城,下面一半像墙(基部),表示一个城邑,整个字形合起来表示一个国家或邦。 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但如把邦理解为城邦,又如何解释秦一统天下之后废除封邦建国制度这一史实呢?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他认为,邦的原初意义是藩篱之藩的繁体字,而封建制所封的就是藩屏之藩。所以,邦原指有城墙保卫的国家,但后来它指的是没有城墙的国家,也就是后世所谓的郡县制国家。这种制度始于商鞅变法,秦统一后建立,一直延续到清末。
可见,邦和国是两个含义逐渐演变的词。最初二者区别并不明显;战国末年,邦的范围开始缩小,成为州域之内没有城墙保卫的国家,而国则相反,成为疆土广大的诸侯封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邦制,推行郡县制,国与邦的边界更加模糊了,但在口语中它们仍然有所区别——邦多用于地名,而国多见于行政机构名称之中。后来人们写作“国”或者“邦”就无所谓褒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