崠五行属什么?
崠(崬)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东表示读音,珙表示字形结构。 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是这样的: 垌同“峒”。地名用字。 中国古代地理书籍和文献资料里,关于“垌”“峒”的地名用法是这样记载的: “洞”字在《广韵》里面是同“峒”,《集韵》里面则是同“洞”。宋代王明清编撰的《玉海·卷一百三十七·州郡》条目里有这样一条记录:“峒,本作洞,因洞音同峒,遂改洞为峒。”这里提到的“洞”指的就是“垌”,可见宋朝时期“洞”“垌”“峒”通用。 “峒”字在南宋《淳祐临安志》、元代《大德南海志》里都作“垌”,可见南宋元和元代的“洞”“垌”“峒”通用。
到了明代,“洞”“垌”“峒”的通假关系依然保持。在明嘉靖年间修纂的《广东通志》里,“洞”“垌”“峒”通假的情况仍随处可见。比如广州府属下的从化县,在《广东通志》里作“从峒”;清远县属下的新宁县,在《广东通志》里作新峒;连山王母岩,在《广东通志》里作王母洞;阳山县属下的大崀山,在《广东通志》里作大洞;连州的兴安县,在《广东通志》里作兴安洞等等。
那么为什么“洞”“垌”“峒”会在明代发生异化呢?这恐怕与当时广东的语音变迁有关系。明代粤语已经出现了uən/iʊn的二合韵尾,所以“洞”的塞音-t变成了-ŋ,而“垌”和“峒”的塞音-k则变成了-k̚。当塞音有-ŋ和-k̚时,按照当时的语法规律,后面的声母要变成清辅音。“洞”变成了dɔːng,而“垌”“峒”则变成了dɪŋɡoːt, dɪŋɡoːs。后来经过演变,“洞”变成了dou6,而“垌”“峒”则变成了doeng1, doen3。这种变化和普通话把“冻”读成“dong”,再把“侗”“恫”读成“tong”“dug”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