鐎五行属什么?
"鐎”字,《说文》、《玉篇》和《集韵》皆注“音焦”;段玉裁注《说文》更明确地说“今俗作‘烧’”。可见此字在唐朝时就已写作“燒”了[1]。但《康熙字典》却注“音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喬”字的古字形像树上架着一盏灯,本义就是指“树梢的灯”——这当然与“燒”的本义无关。而“燒”字的古字形就像两根柱子中间架着一个火盆,其本义就是“用火烧”[2]——这就是“燒”字从“喬”得声的原因所在。后来“燒”字引申出“焚烧”“烫”“酷热”等义项时,又借用“喬”的“高亢”之意(指声音清亮高昂)表意,这就导致了“燒”字读音发生异化,读若“消”。
其实,“燒”字的本义并没有消失,只是被其他用法夺去了风头而已。今天使用的“烧酒”一词就保留了“燒”的本义——用火烤。 “銚”字也是个象形字,小篆的形状像一个细长的金属器具,上面有一根横条,底部有3个圆孔,本义就是说这种金属器皿[3]。《玉篇》解释这个字时说“音遥”,显然也是根据其形状所得出的结论。不过,这个字现在读若“窑”,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窯”字的形旁“瓦”掩盖住了其声旁“遙”,导致读音发生了讹变,再进一步,字形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古人的造字方法是极其高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