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五行方位?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老生常谈,因为现在学易学的人越来越多,而很多人在入门之初总是被这个简单的问题所困扰(其实也不单纯是易学领域的问题,其他学科也一样)。今天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也是想为大家梳理一下关于五行以及其对应方位的详细情况。 五行学说是我们祖先对人类认识世界一种伟大的归纳总结。它是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并以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来诠释自然界的变化。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五行进行表达和描述。比如我们常用“水火不容”来形容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或性格;用“金木相见”来表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等等。 五行还被运用到中医等自然科学中,用于分析和判断人体的状况。同时,它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在饮食文化中就有“五色五味”的说法… 所以说,了解五行及其对应的方位是必要的,这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这个世界。
要了解五行方位,我们就得先知道古人是如何定义五行的。 在《尚书·洪范》中有云: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之性,各复归其所,谓之五行。” 这可以说是古代文献中对五行定义最为准确的一篇了。其中的“行(xíng)”“所”字也很重要。后人论及五行时常出现“相生相克”或者“相乘相侮”,这些都是基于“五行行”的概念而来的。
古人还认为金、木、水、火、土各有阴阳,于是有了“阳木”、“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这些特殊的存在。 木的阴阳:阳木、阴木 火的阴阳:阳火、阴火 土的阴阳:阳土、阴土 金的阴阳:阳金、阴金 水的阴阳:阳水、阴水 在古代阴阳概念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代表五行的阴阳之外,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用阴阳来划分——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热为阳、寒为阴……总之只要是有相对变化的都是阴阳范畴。
因此有了上面这些阴阳概念上的划分之后,我们就可以给五行再下一个定义了: 五行的方位:东(阳木)、南(阳火)、西(阳金)、北(阳水)、中(阳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