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简单点说就是:金、木、水、火、土; “十二地支”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它们之间的组合便有了六十种!也就是古人用来计时的方法——“干支纪年法”。
每个时辰分为两个半时,每半个时辰为一个节气。 由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多,冬至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以后逐渐夜短昼长,直到夏至,白天达到最长,夜晚最短。此后不断反转,直至冬至,如此循环往复。 在六十花甲中,逢甲或乙之日是阳日、阳时,如甲子、丙甲、戊甲等; 逢壬或癸之日是阴日、阴时,如壬子、癸丑等。 上古时期,人们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时间和节气,当太阳到达正南方时,为午时,也就是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这一天中,这一时刻也是阳气最盛的时候。
在农历记月的方法中,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汉字来表示每个月,因为其中天干五行俱全,每个地支前边所代表的都是属阳性的“甲”,所以这十天干的阴阳属性也就没有区别了。 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二十九天多一点,因此农历每月初一新月出现的日子是不固定的。 而月高悬于空中的时间是有固定时间的,即每月三十天的上半月,所以农历每个月十五日满月出现的日子也是有固定不变的。 用二十四节气来表示温度变化的方法很准确,因此也被用在预测气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