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字五行上属什么?
《礼记·檀弓下》中有言“先生不辱,以丧拜祭”,其中的“先生”即指孔子的学生子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学生子游不去有侮辱性地用兵戎杀敌来祭奠自己的父亲,而采用一种特别有礼的“丧拜”方式。这种特别的“丧拜之礼”就是用束帛(一捆五端的丝绸)和圭璧(圆形、中央有贯通的玉器)作为祭品进行祭祀。
那么,为什么子游要用这样的“丧拜之礼”来祭拜自己的父亲呢?其原因就在这“邦君之邦,宗庙之制”之中。原来在周代,只有天子才有权建立自己的邦国,诸侯只能在自己所在的宗庙举行祭祀,其邦国的边界就是诸侯墓地所在的地方。 也就是说,在周代的礼仪制度中,邦国与宗庙是联系在一起的,邦国有边界,而宗庙却没有。而且邦国也好,宗庙也罢,它们所祭祀的对象都是天帝。
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礼乐崩坏,天子失序,诸侯擅政,宗法制度遭到极大破坏。许多邦国为了寻求政治上的支持,不惜降低身段,将自己的宗庙建在别国境内为别国守护边境;有些小国甚至连自己国家的宗庙都懒得修,干脆将祖宗牌位供在自己的府邸之中。 如此,邦国与宗庙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变化了。随着邦国对宗庙的依赖性的减弱,宗庙对邦国的影响力也开始削弱。至战国时代,“父义母慈,君仁臣忠”的伦理道德开始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霸道哲学演变,邦国和宗庙都开始从传统的礼乐秩序中蜕变出来,走向世俗化道路。
在此背景之下,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始进行一种“托古改制”的工作。他一方面强调继承传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试图在传统的框架内进行一些创新。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孔子创立了“邦国兴礼”的理论。 这个理论的具体内容我们在前一节里已经讲到,在这里需要补充的是,虽然孔子的“邦国兴礼”理论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政治设计,但它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周代一直到汉代,邦国与宗庙始终是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汉以后虽不再刻意追求“邦国”这一形式,但却继承了它的内在精神——君主的国家治理必须具有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文化象征。至于那块象征意义的“疆界之地”,尽管它早已失去实际意义,却被保留了下来,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版图”或“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