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于五行属什么?
“桓”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如下: 【亥集中】【木】·桓(桓)·笔画数:9 ·部首:木· 〔古文〕𣘒《广韵》呼官切。《集韵》胡官切,音欢。《说文》:“桓,屋宇之横木也。从木,雚声。”《玉篇》:“桓,庭树也。”《尔雅·释木》:“楩,桓。”注:“楩,木名,生河岸上者曰桓。”又与“檀”通。《史记·老子传》:“秦越人置酒而祭。桓井其上。”《前汉·司马相如传》:“桓檀多竹。”
由上文可见,古文字学家们对“桓”字的起源有两种看法:
1、“桓”字是“屋宇之横木”的象形文字;
2、“桓”字是“庭树”的象形文字。 由于古代建筑多为木材搭建而成,所以第一种说法较为正确。第二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庭树怎么可能是一根直立着的树干呢!
不过,无论第一种说法还是第二种说法,都明确证明了“桓”字是个原始的象形文字。那么,这种象形文字的来源呢?我认为可能来自于树桩或者屋架上的椽子之类的构件。古人看到屋架上的椽子或者树杈之间排列得很整齐,而且有像树木枝叶一样向上伸展的,于是便模拟这些形状造出了一个象形文字——这个象形文字就是“桓”字。
后来,这个“桓”字得到了不断的简化并固定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的屋子已经不再使用木材和椽子了,而是普遍使用了钢铁和钢筋混凝土。因此人们见到的树杈和屋架所拥有的横向结构越来越少,最后便彻底消失了。但汉字却仍然保留了下来,并且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