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五行是属什么?
“凯”字,《康熙字典》中解释为“五行为木” 《说文解字》注:“凯,春草木自生自得也。”所以,凯字之五行,应该属于木。 但是,凯字的本义并不是“草木茂盛”的意思。 “凯”的本义是指军队得胜回来奏的乐曲。《礼记·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武王克殷,载鼓吹,入周社,颂称‘凯’。” 后来,“凯”字又被借用以指胜利的歌声、乐声。先秦时期的《楚辞·离骚》中有句:“奏《凯》而乐之,乐也。”
再后来呢,人们又用“凯”指代战争、打仗。元末明初吴敬梓所著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有这样一个句子:“这年江西粮道缺,府里举人,各要捐个本分儿。” 在现代汉语中,“凯”字还常常被用来表示和军事有关的含义——比如“凯旋”、“凯歌”等。
我们可以说,“凯”字的五行确实属于木,因为“木”可以代表花草树木,而这些正是凯字的本意;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凯”字在借代过程中发生过的五行转变——即从“木”到“火”再到“金”的过程。这个转变过程似乎正在暗示着这样一种命运:一个原本属于“木”的字,由于经常被用来表示与“火”有关的意义,因此慢慢地,它的五行的归属就被改变了,变成了“火”,或者至少可以说是“水火”均沾的属性了……
金,木,水,火,土,五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五行是阴阳演变的阶段性产物。从太极生两仪,太阴生太阳,太阳生少阴,少阴生少阳……
按照中国文字“会意、指事、形声、象形、转注、假借”中的“象形”与“指事”的构意,“凯”字,其上部“圭”,上横短,下横长,长横喻土,土上加横而短,就是“圭”,“圭”字“金文”书“土”字加“横”笔,其意,土上出金,谓从土从金。“圭”,其古部首有“贝”部,有“王”部,贝属金,王又属金。再看“圭”字其上,月牙勾,为“月”,月属水,月牙勾下的三角符号,形似雷电,乃金木火水土之灵的雷(电)化,为气,金木水火土都是土气所化,而气化为阳,阳即火,所以,圭,属土、金、水、火,即属四行。“圭”字下部,从“几”,几是“几许、多少”之意,亦为“少”字之本字,即“几”之小,三横三短小,但其短横也皆为“金”。三小横,喻“三小金”。所以“凯”字部首“圭”五行属性为:金、木、土、水、火五行,三金、二木、二土、一水、一火。三金二木藏于上,二土一水一火藏于下。阴阳五行,相互藏象。
“凯”的本字为“岂”,“岂”字的本字为“岂”,“凯”从“岂”声、从“岂”。而“岂”字的古文字,由“岂”与“女”构成,“岂”字本字,从“岂”,“岂”字从“岂”声,从耳。“耳”字从土从土,土上从月,月上从火。“岂”的古文字,上为木,下从土——“土”字从二“士”,“士”字其甲金之文,从十从三道,上“十”为月与日,中为太阳,下为三行土。也就是说,耳下的月从女。“耳”,内蕴阴阳,属三阳九月。“岂”字从“月”字,月属秋金,月有三阳九月,所以“凯”字属金。“岂”字上木,下木土兼而有之,但其土从二士,二士为四月,四月乃阴土,当属阴。所以,整个“凯”字从土,二土,月又在士上,士与月,都从“土”出。在“凯”上从“岂”从“圭”,圭属五行,唯木土为阴,一合“女”字,两阴从一阳,以阳统阴。
所以,凯五行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