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五行为什么?
《礼记·檀弓下》有言,天子七日而殡(停柩),诸侯五日而殡,大夫三日而殡,士庶人二日而殡。(注:此条经文与下文“既葬而复殡”之字面意思相反,或应为“未葬而先殡” )又曰,天子三月而葬,诸侯二月而葬,大夫一月而葬,士庶人十日而葬。(注:此条经文明显与下文“既葬不复殡”相冲突,似有误简,疑当为“诸侯三月而葬,大夫二月而葬,士庶人一月而葬。”)
郑玄注疏:天子、诸侯既尸柩于庙,既而殡之于堂;至葬日,迁于墓;大夫士卒葬,不祔于祖考。……自天子至于士,葬皆就室,自葬而庙,不及墓也。
孔颖达等唐注:按《周礼》,王之大夫以下葬,不复就室。其公侯之家丧,则自有室可葬。其大夫士贫窭者无棺,露葬而已。唯王之太子尸于宗庙之中,以待葬日。是周代大凡自王及公侯有室可葬,至于大夫士贫窭者,则露葬而已。今古制大略如是。然王葬既入圹,复还于庙;诸侯之葬,亦归复于国;惟大夫士之葬,就路旁埋之。是古人葬既入圹,又还复于阳也。(唐注引文献太多,不一一注明,参见《礼记正义·檀弓下》和《周礼·春官·典命》。)
朱熹注:此所谓阴阳者,以人之气脉,凡遇穴隙空处,即谓之阴。若平地深坑,即谓之阳。后世不知此理,故于坟地之左右前后,皆谓之阳,误矣。(《礼记·檀弓下》【郑玄】【孔颖达】【朱熹】集注)
综合诸家注释,大致意思是:古代的葬俗,自上而下层层减半,但都要求将遗体放入墓中;到了春秋战国时,上层贵族仍继续按古制行事,而下层平民则以树为骨、以土掩体。
孔子正是批判当时礼崩乐坏,上下无序,各从其意而废旧扬新的现象。他特别强调“子午”的正名,也就是要求遗体入土的方向和头脚朝向都要符合“子午”正位。否则就是“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