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属于五行中什么?
“南橘北枳”,这句话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说的是橘子生长在南方就能结出美味的果实,生长在北方就会变为枳,变成了枳也就没了营养价值(好吃的部分)了,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古人将一切有形的物质皆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并用“五”来表示这五个类的数量。
如五岳、五金、五脏等。在现代的中医理论里也有“五味”的说法,即指出水果蔬菜等的滋味可分为酸甜苦咸辣五种。而中医认为酸甘苦辛凉皆为阳,为热性;咸酸苦均为阴,为寒性。 因此从现代的科学和古代的智慧都告诉我们,果子的味道决定其归属的五行属性。比如,苹果是甜的,归属于脾,因此是土;香蕉是酸的,属于肝,因此是木;西瓜是苦的,归属心,因此是心之液;李子是酸的,归于肝,因此也是木……
当然这里只是简单的描述了五行与水果的关系,实际上每一个水果都有着它们特有的五行属性,用来滋补身体时也应该结合个人的体质以及所患疾病的性质来进行选择。 以上内容为简单介绍,更多关于中医养生的内容请多多关注!
五行中的“果”,指的是植物所结的子实。古人认为,植物是依靠天地和大地中“土德”的功能,使植物具备生发、成长和结出果实的能力。因此,五行中的“果”所代表的功是促进生物体的生殖、发育、成熟等。它对应于自然现象中的雨露、霜降、果实等,对应于人体的脾和脾胃系统,以及肌肉和面部等,也对应于四季中的长夏和方位中的中央。
五行中的“果”具有收、聚的特性。它的作用是将天地、大地的精气聚集在植物体内,促进植物成长和结果。同时,五行的“果”也与转化功能相关,将植物的食物转化为能量,供应植物生长发育和结果。因此,五行中的“果”所对应的器官中,脾胃系统担负着食物转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肌肉和面部也是人体转化食物能量的场所。
在中医中,“果”对应于脾的运动与变化,包括脾的升清与降浊、食物的转化和吸收,以及气血和营养物质的运化等。因此,五行中的“果”在中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常常用于治疗脾胃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