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火与什么相生?

蓬玥安蓬玥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类比附于日常事物而产生的关于世界起源和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范畴,包括 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简称“五行”。 行在古代有行动、运行等含义;《尚书·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火者,百姓之所吃(嗜)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

可见在最早的时候五行是用来表示构成世间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它们既代表了物质的属性,又寓示着运动变化的状态。 随着阴阳观念的出现,五行开始被赋予阴阳属性并且同阴阳一起作为两大类属性的总称。《内经》中即有“金曰清肃,木曰曲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土爰稼穑”(《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以及“太阳寒水,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少阳相火,厥阴风木。”(《素问·天元纪大论》)这样的表述。

此后,随着道家学说的兴盛,五行又被赋予了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由此而产生了“后天五行”说。其具体的相生相克次序为: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木火土金水,循环不止。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顺序虽然是“水生木,木生火……”但这只是就单个五行而言的顺次,如果是两个或多个五行则应先计算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确定其中一个五行的位置,然后按其顺序排列其余的五行。比如木生火,但必须先有木才会有火;因为有了木才有树木花草,有了树木花草才有人们利用柴火的机会,于是火才得以生成。从水生木到木生火是一个周期性的循环过程;当这个周期结束时,五行中的某一元素可能会多也可能会有所缺少,但这都取决于循环过程中其它元素的生克关系。

澹台依娅澹台依娅优质答主

在中国古代哲学里,阴阳五行之说是用来解释世间一切生物的生灭缘起问题的基本框架。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这五种元素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彼此间还存在着生克的关系。在五者之间关系中,相互之间有相生也有相克的关系,能保持五者平衡和相互制约。“相生”按序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又复生金。“相克”也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但并非直线而是斜线进行的。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又克木。五行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般用五种物质性能的不同,互相生发或者消杀制约的关系来说明人体生理活动中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抑制作用。如以五行的属性解释人体的脏腑阴阳及其功能特点,将五脏和五行为比附,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再将五脏所属之阴阳、经络以及与五脏有关的形体官窍等都以五行来归纳和比附,从而纳入五行系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按五行相生次序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关系;而心(火)能制约肺(金)、肺(金)能制约肝(木)…则是按五行相克次序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