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行属凶?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这个理如何理解?简单说,就是自然界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的存在状态。这个「态」如何理解呢?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大自然中的雨水,按照它的存在形态,它可以分为:云(金)、雨(水);再如大自然中人的情绪,它也可以分为:怒(火)、乐(土)、忧(金)等。所以五行,实际上描述的是五种不同存在状态的元素。
那这跟中医有什么关系?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人体的五脏六腑,其生理功能都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之上的。五脏之中,心在五行当中属火,肝在五行当中属木,脾在五行当中属土,肺在五行当中属金,肾在五行当中属水。这些脏腑的功能怎么实现的呢?通过经络系统,气血津液在体内运行来完成。那么这条经络是什么?它就是「督脉」,而它运行的气血是什么呢?就是「阳气」。
因此可以说,督脉和阳气的运行状态在人体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如果阳气有了问题呢?或者说督脉有了淤堵呢?会出现什么症状呢?《黄帝内经》中提到: 「厥气上逆,饱食甘肥,汗出当风,生气不足,病名日厥,杀人紧急」。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由于饮食失节,或出汗过多,或大病之后,导致人体阳气失去滋养,出现空亏,使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进而引发内外邪侵,百病滋生。这就是行气的意义所在。
既然说到「气滞」,就不得不提一提「气郁」。因为气机一旦出现停滞,要么化为热,要么化为寒。形成「气滞」或者是「气郁」。 所以,在临床上,我们不但要看疾病的表象,还要观察病患的气机是否通畅,这是辨症的关键之一。